第三百二十七章 朕母家僅存的表兄(1 / 2)

未央宮。少帝已從麒麟殿遷入了承明殿,但因著年齡尚小並未親政,所以一應朝政大事,皆由三位輔政大臣商議定奪,隻有極重要的大事才會請少帝升座聽議。

這幾日朝野內外的大事不算少,也都相當棘手。

薊州王謀反,闔家老小儘數被誅,本沒有任何疑義。但除了他們之外,參與反叛的薊州軍不下十萬,加上他們的家小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若是儘數牽連誅戮,隻怕薊州城守衛空虛,極易被匈奴所乘。

除此之外,之前虞恪得位呼聲極高,朝中半數大臣都曾與他明裡暗裡交好過,光書信就查出了幾大箱,如果真的依法嚴懲,隻怕這朝中也要空了一半,且還會有損新帝的名聲。

三位輔政大臣,連同十幾位朝中要員,在承明殿從早上討論到了上燈時分,仍然沒有定論。

自從先帝大行,朝中官員自動聚攏在霍炫等三人身邊,其中自然是以大司馬大將軍霍炫勢力最強,左將軍安陽侯上官錦僅隨其後,與霍炫明裡暗裡各種較量,隻有金鑫還是保持著先前不朋不黨的老作風。

虞炟早慧,聽了這麼久,已經明白了各自的立場。

霍炫主張寬仁,上官錦堅持嚴懲,金鑫夾在中間和稀泥。

虞炟打了個長長的嗬欠,引起了陛階下眾人的側目。

霍炫雖然勢大,但麵對皇帝時卻向來謙恭,當下便躬身問道:“虞恪謀逆一案,嚴格說來,其實也算是陛下的家事。臣等在此說了半日,竟忘了問詢陛下是何主張,實乃臣等之過。”

他一邊說,一邊撩起袍子跪了下去,對著虞炟端端正正地行了個五體投地的大禮。

他都這麼做了,其他臣子隻能跟著一起照做不誤。

上官錦的性子素來有些桀驁,對虞炟隻是做些表麵功夫,實則並不太將他放在眼中,此刻不情不願地拜下去,動作慢了不少,且也算不上規範。

虞炟看在眼裡,並不動半點聲色,先是開口叫起,又道:“天家無私事。先帝既將輔政之權交與諸卿,便是要朕在親政之前多聽少說,以免誤了國事。”

“隻是此事既然商議良久尚無定論,朕這裡有一點子不成熟的想法,且說出來與眾卿議一議,看看是否可行。”

“陛下隻管直說便是。”霍炫再次躬身行禮:“臣等洗耳恭聽。”

“朕聽聞新帝登基,向有大赦天下一說。不若便依舊例辦理,如何?”

“陛下仁厚,必成一代聖君。”霍炫與金鑫異口同聲道。

上官錦卻眉頭緊鎖:“陛下,臣以為不妥。大赦天下素有成例,遇謀逆不赦。若此例一開,隻怕難以震懾那些無君無父的不法之徒,時間一長,必會令人心浮動,社稷傾覆啊!”

虞炟眉毛微挑,未及開口,便有一人橫眉立目地衝上前去:“上官錦,你敢危言悚聽,詛咒國運?”

“欒和?你看清楚,這是什麼地方,你又是在跟誰說話?”上官錦陣營裡也跳出了一個人,對著欒和怒目而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