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海運貿易之發達,彆說前麵幾代,就連後來的明清兩代都遠遠不及。
哪怕大明有鄭和下西洋,可那是為了揚國威和特殊目的,而不是真正的商業活動。
唯有在宋代,連趙構都曾下令沿海港口城市開放經商,就因為海貿獲利之重,遠勝於其他。再加上當時幾次金兵南下進攻,都是敗在了水軍上,趙構甚至嚇得一度逃亡海上避難,可見當時的造船術,已經足以支撐近海的長途航行。
當時的臨安城中,已經可以買到南洋和東洋來的各種貨物,杜十娘幫辛家掌管商行時,自然沒少接觸這些東西,因此當方靖遠開出的單子裡列明不少東洋貨時,她早早就讓人備下,離開臨安時,就已一並帶走。
為了掩人耳目,他們先混上了一條北上的商船,然後半道換了一次船,在海州和負責接應的人會合之後換上新船,進入金國範圍,才正式換上了“瀛洲貢使”的旗號。
這一路上的各種辛苦和花費的銀錢自是不可計數,方靖遠在武學曬太陽都沒曬黑的皮膚,總算買到合適的草藥洗染得發黃發暗,再修了個慘不忍睹的眉型後,保持眯眯眼半睜不睜的模樣,總算拉低了顏值,不再似從前那般引人注目。
嶽璃女扮男裝已是輕車熟路,方靖遠還弄了套夜行衣給她,讓她包裹得嚴嚴實實,隻露出一雙眼,不管誰問都不開口,保持所謂“忍者”的沉默。
翰林院裡原本就有記錄曆年番邦各國來朝貢的時間和使者記錄,方靖遠在出發前特地抄錄了一份,基本上按照上麵的記錄增增減減,就算是有點出入,金國負責接待外使的人也未必能發現問題。
隻因哪怕汴京淪陷,大宋偏安江南,東洋和南洋諸國,依然朝貢的是大宋,而非金國。
這也是方靖遠敢冒充使節前去燕京的原因之一,其次則是他雖然曆史學得不怎麼樣,但日本的平治之亂還是曉得一點的,在翰林院查資料時一看,這幾年的日本居然也跟南宋差不多,父子天皇,戰亂頻繁,內訌使皇族的勢力逐漸削弱,武士崛起,各地將軍府已經開始脫離皇室控製。
這種時候,彆說他們未必派的出使臣,就算真的派出來了,他給趙昚留下的信裡也寫了,務必要留下東洋使臣,讓他們編也要編出個前去燕京進貢的瀛洲使節團來。
有了真使節的認證,那到時候他這個假的也可以變成真的。等救出人來,離開燕京後,金國再想找這個虛無縹緲的瀛洲就難了。
“之所以要你們記住這些染料的配方,就是因為,顏色,光線,速度,是構成視覺成像最重要的三元素。”
方靖遠毫不藏私地向木葉離(嶽璃)和木葉良子(杜十娘)傳授“遁術”精要,之前的示範讓嶽璃一直懷疑他是跟臨安城的幻術師學的幻術,可連杜十娘之前都沒見過如此神奇的幻術。
結果等她們也換上自己親手染製的“變色衣”,裝備上折射光線的棱鏡,按照他的指點去學習遁術時,才發現真的走進科學後,幻術和障眼法也不過如此。
嶽璃的武功底子好,所謂一通百通,學起來比方靖遠研究的還快,而杜十娘也有舞蹈和柔術的底子,進步也出乎意料的快,學到最後,水平最差的一個反倒成了方靖遠自己。
這就很尷尬了,於是他決定去釣條大魚來做個魚膾嘗個鮮。
如今的海洋汙染還不存在,若能釣到大魚,憑借嶽璃的刀工切出來的魚片一定十分美味。
嶽璃雖然沒吃過,但杜十娘在臨安當了好幾年的花魁,什麼好東西沒見過,吃過的魚膾不少,可這麼新鮮的也不多見。兩人興致勃勃地守在他身邊,一邊看他釣魚,一邊討論對“遁術”的理解,不知怎麼就討論到布料和衣服的款式上去,聽得方靖遠十分犯愁,可偏偏釣不到魚的時候,連挪個地避一避都不行。
方靖遠正百無聊賴地想著怎麼轉移她們的注意力,忽然聽到嶽璃低呼一聲,“海裡有人!”
他抬頭望去,隻見東北方的海麵上,隱約可見一個黑點,不禁驚歎於嶽璃的視力,急忙讓船工轉頭救人。
等救上人來一看,就有點傻眼了。
那是一片木板,上麵躺著個身著和服的女子,用衣服綁在木板上免得她掉下水去,而另一個男子則伏在木板邊上,硬撐著不知漂流了多久,身上的幾處傷口都被海水泡得發白,整張臉也燒得通紅,要不是靠強大的意誌力支撐著,隻怕早就滑落下去沉入海底了。
不用問,方靖遠都能看得出來,這兩位才是正宗的瀛洲人士。搞不好,人家才是真正的使節。
隻是不知遇到了海難還是海盜,整艘船都沒了,就逃出這麼一男一女來。
呃,不對……礙於男女之彆,杜十娘正要給那位躺在木板上的女子更衣時,卻突然驚呼了一聲,叫了方靖遠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