洶湧而起的欲/念被這短短兩句話澆滅,嚴褚睜著眼,怎麼也沒有睡意,窩在他身側的小姑娘又睡得輕,他到底是舍不得動,就這樣撐到天將破曉,才合了會眼。
====
那羅家庶子的死,就像是大海中少了一朵浪花,引了幾天的熱議後,再加上有心人暗中操控,這事很快便如同泡沫一樣,掩於塵囂之下。
說來說去,每年不明不白死於後宅中的庶子庶女,不說多如牛毛,卻也是不少的,這麼連麵都沒露幾麵的人,哪怕就這麼死了,也不會有多少人同情。
京都格外的濕冷,蘇太後又懼寒,所以慈寧宮裡早早地燒起了地龍。
檀香味淡,蘇太後起了個大早,此刻跪在小佛堂前念經,點著的三根香都已燃了大半,最後她起了身,眼皮子掀了掀,淡淡地問:“出什麼事了,這樣慌慌張張的。”
吳嬤嬤是知道蘇太後禮佛時最不喜人打擾的,但今日這事,不稟報也是不行,她上前攙了蘇太後的胳膊,道:“來報信的丫鬟不懂事,娘娘息怒。”
蘇太後擺了擺手,聲音滄老:“沒有要緊的事,自然不會如此冒冒失失,說罷,又出了什麼事?”
這段時間的事格外的多,且大多都是些不好的消息,蘇太後簡直懷疑自己衝了黴運,每日拜佛時便更虔誠了。
“大將軍托人帶話給太後娘娘,說將軍府子嗣不豐,蘇誠仄難堪大用,想挑個品行端正的過繼到膝下,將來可保將軍府無虞,叫太後娘娘留意合適的人選。”
瞧瞧這話,吳嬤嬤光是說著就覺得不靠譜。
蘇太後聽完,啪嗒一聲,手裡的佛珠掉到了地上,滑出了老遠。
“荒謬!”她聲音裡滿是不可置信,“哪有親生兒子晾著不管,反倒想著過繼的?”
“將將軍府交到一個外人手中,兄長是腦子不清醒了嗎?”蘇太後滿臉驚愕,聲音跟著尖銳了許多,吳嬤嬤急忙出聲勸道:“娘娘先彆氣,將軍會這般做,應也有自己的考慮,將軍是什麼性子,難道您還不知道嗎?”
“我就是太清楚了。”蘇太後心情慢慢平複下來,驀地歎了口氣,將那撿起的珠串又戴回手上,細細地撫摸著,“兄長這些年就是太苦了,蘇家能有今日的一切,都是他靠命拚出來的,甚至哀家能有今日的地位,也全靠年輕時兄長扶持。”
“過繼這事又豈是玩笑事?蘇誠仄再不爭氣,那也是他的親身骨肉,外人終究是外人,到底沒有血緣關係,這人心隔肚皮,誰知道找來的這個,心是個什麼顏色的?”
吳嬤嬤又道:“將軍還特意吩咐了,得找年齡大些的,五六歲得從頭教起的頂不得用,也不拒原來的家世,有報複有真才實學就好。”
蘇太後已然說不出話來了。
“還有一事,是將軍和夫人說話時,宋嬤嬤無意中聽見的,也不知真假。”
蘇太後於是拍了拍她的手,道:“有什麼話直說就是,這麼多年,你的性子哀家還不知道嗎,那些不靠譜的話你又豈會說來給哀家聽。”
吳嬤嬤笑了笑,扶著她過了跟前的一道小坎,“夫人勸將軍,說既然皇上不喜歡四姑娘,便不送進宮了,到時候挑個好的夫婿,也好活得肆意些。”
說到這裡,吳嬤嬤去瞧蘇太後的臉色,果真已經垮了下來。
總所周知,蘇太後與將軍夫人之間的關係一直不好,主要是因為後者出身微寒,還獨占著蘇俞十幾年不納妾,自個又生不出嫡子來,生的兩個姑娘還有一個是病秧子。
不然的話,哪有今日這般尷尬的過繼局麵?
說起這個,蘇太後氣得手都在發抖:“她竟還有臉提這個!她生不出嫡子,還不讓蘇槿入宮,蘇家滿門的榮耀,就要葬送在她手上了!”
踱步來去,蘇太後一口咬定,“這過繼的事定然也是她的主意,就因不滿意誠仄是姨娘所出,所以才心生不滿,想將蘇家送到外人手裡。”
吳嬤嬤看著這一瞬間如同炸桶一般的蘇太後,不著痕跡地皺了皺眉,蘇太後雖從小就是個急性子,但並不魯莽,且她二十好幾才生了皇上,深知女人被戳著脊梁骨罵無子是個什麼滋味。
也最痛恨彆人這樣說。
可今日,她說出的話字字誅心,全往自己曾經的痛處上戳。
末了,蘇太後似是累了,扶額疲憊地擺手,道:“傳哀家的口諭,讓梧氏明日進宮,哀家倒要好好問問,她到底是個什麼意思。這將軍府主母的位置坐不穩,有的是人想坐。”
小宮女福了福身,掀開簾子步履匆匆地退了下去。
吳嬤嬤這回是真的憂心,她走上前,低著聲音勸:“娘娘三思,明日夫人進宮,您可彆一上來就興師問罪落了夫人的麵子。”
“您想想十五年前發生的事。”
蘇太後眯了眯眼,沒有再說什麼。
她那個傻哥哥蘇俞是難得的癡情種,當時還是漠北王妃的蘇太後對梧氏的偏見越來越深,終於在一次宴會中當眾落了梧氏的臉。
沒成想那之後,從來待她如珠似寶的哥哥竟發了好大的火,在她說了梧氏的許多壞話後摔門而去,這樣的爭執結果就是蘇太後整整一年多被拒在將軍府的門外。
直到她被王府的新人算計,流了一個孩子,他才冷著臉站出來,愣是逼著先漠北王處死了那個犯上作亂的姬妾。
等蘇太後心不甘情不願地給梧氏道了歉,這事才算是過去。
蘇太後何其驕傲的人,一回想這個事就氣得心肝發疼,卻又沒有辦法,每回隻好儘量避著不見。
父母早年去世,她和蘇俞是相依為命一路撐過來的,情分自然不比其他人。
哪怕現在她成了太後,對這個哥哥,也是打心眼裡怕著的。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