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樊家的糧倉子很小,裡麵沒有窗戶,光線不足,很暗。
今日會打開倉門,完全是因為春日陽光正好,老太太叮囑讓開門去去水汽。
樊凡直接忽略最顯眼的幾個大缸,那裡邊放的是粗糧,轉而探向櫥櫃,隻見上麵擺放著兩個瓦罐,用蓋子和布封得緊緊的。樊凡探鼻子過去一聞,果然一股濃濃的油煎味,正是樊凡想要的煎豬油。
其中一個瓦罐已經開封,樊凡打開瓦蓋,借著微弱的日光,樊凡看到瓦罐裡黃白黃白結塊的豬油,油膩膩的。
換作是以前,這樣高含膽固醇的油脂,樊凡是看都不會多看一眼的。
可現在,天天吃粗糧,榨得肚子裡一滴油水都沒有。所以樊凡看到這罐肥膩膩的豬油,非但不覺得惡心,甚至有要嘗一口的衝動……
樊凡隨手從櫥櫃上取了幾張乾荷葉疊起來,用力挖了三大勺豬油,足有小半斤,再用荷葉包起來,裝進了自己的袖口裡。
因為怕偷油被發現,樊凡在豬油塊裡挖了個大洞,再用一層豬油掩蓋著,看起來一點沒變少,才小心翼翼蓋上瓦蓋子。
出去的時候倒是很順利,黃氏還在發飆狀態,馮氏則在打水洗衣服,沒有注意到樊凡的舉動。
偷了豬油之後,樊凡又找來了乾橘皮,菜園裡剛冒尖的薄荷也被他狠心掐了好幾根。
萬事具備,隻差最後一步,樊凡看了看窗外的日光,估算離娘親收攤回來還有一個多時辰,時間還夠,就把裝備好的所有材料都裝進布兜裡,從窗戶扔到了屋後。
然後小胖子再光明正大從院子跑出去,繞到屋後,帶上鼓鼓囊囊一兜東西,徑直跑到豆腐坊去了。
豆腐坊歸張氏打理,晚上用來磨豆腐,白日一般不會有人來。
樊凡選在這裡做口紅,一是不會被其他人發現,二是這裡不少用來做豆腐的道具,樊凡都能用上。
先是用小爐子把成塊的豬油化開了,用小濾子過濾了三遍,直到豬油裡的渣滓都被濾掉。等豬油燒得半熱,樊凡把已經研磨成粉的乾橘皮放入,充分攪拌後,又過濾了一遍。
乾橘皮粉是用來去除豬油味的,果然,加了乾橘皮後,豬油聞起來清冽了不少。
在等熱豬油涼下來的同時,樊凡挑選最紅最豔的花瓣,用石杵搗成了泥狀,還加入了不少薄荷葉,聞起來清清涼涼的。
趁著豬油溫熱未結塊,樊凡取適量的油和花瓣泥混在一起,用勺子不停攪拌成一體,油油的,黏黏的,還特彆紅豔。
樊凡並不懂所謂的色號,他隻是單純地想要做一支足夠豔麗的口紅,他想,明朝以紅為貴,大紅大紫的顏色,應該會被貴婦們喜愛吧。
至於其他色號,那都是後話了。
剩下一步就是要將蜂蠟和花液混合。
他從豆腐坊裡找來了不少竹管子,剛好可以用來當模具。樊凡在鍋裡加了水,水裡放了個大碗,準備隔水加熱融化蜂蠟。
待水燒開後,樊凡往碗裡加入蜂蠟,蜂蠟融化後,用勺子撈起了比較明顯的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