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 巧了,我也姓於(1 / 2)

為了讓這碗蔥油湯麵好吃,徐拙特意騎車回去。

從店裡拿了點做好的手擀麵,和建國閒著沒事熬的豬油。

對,豬油。

蔥油湯麵想要好吃,熬好的熟豬油必不可少。

另外,徐拙還拿了兩頭紫皮洋蔥和一把香蔥。

紫皮洋蔥相對於白皮洋蔥來說,味道更濃鬱。

炸出來的蔥油也更香。

這種蔥油不僅適合蔥油湯麵,也可以做老上海最著名的蔥油拌麵。

再次回到孫立鬆家,這會兒於可可已經攙扶著孫立鬆坐在樹下的躺椅上聊天了。

兩人好歹也算是老鄉,加上於可可那活潑可愛的勁兒,逗得孫立鬆一直不停地笑。

來到廚房,徐拙用湯鍋燒水,準備煮麵。

另開一個爐灶,加上炒鍋,把豬油全部倒進去。

趁豬油化開的功夫,徐拙把洋蔥和香蔥清洗一遍,改刀裝盤。

油熱之後,開小火,把洋蔥和香蔥倒進鍋裡慢慢熬。

熬蔥油是不能加任何香料的。

B站有些美食UP主喜歡在裡麵放八角和香葉。

這是不對的。

因為不管加什麼香料,都會壓製住蔥香味兒。

所以正宗的做法就是什麼都不加,純蔥熬製。

而且熬製的時候不能蓋鍋。

有的人圖省事,覺得蓋鍋會熬得快一點。

這是極其錯誤的。

因為蓋上鍋,蔥裡麵的水汽散不出來。

會形成一股生蔥腐爛的味道。

隻有敞著鍋,小火慢熬。

做出來的蔥油才最香,味道也最純正。

隨著油溫的升高,蔥油的香味兒也慢慢散發出來。

“呀,這麼多啊,孫爺爺吃的完嗎?”

於可可拿著兩個蘋果進來洗,看到鍋裡那半鍋蔥油,有些好奇。

“今天肯定吃不完,我打算給他熬好放在冰箱裡,以後什麼時候想吃什麼時候用勺子挖出來一些拌麵裡就行,很方便的。”

於可可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洗好蘋果就蹦蹦跳跳出去了。

這小丫頭簡直就是個開心果。

也不知道在跟孫立鬆聊什麼,把老頭兒逗得挺開心的,不時傳來他那爽朗的笑聲。

這笑聲讓徐拙有些感懷。

老年人都希望有子女的陪伴。

但是孫立鬆好像沒啥後人。

從徐拙第一次跟著老爺子來買醬菜,他就是一個人。

既沒有子女,也沒有老伴兒。

這麼孤零零的,看著著實可憐。

當鍋裡的蔥變得焦黃時候,蔥油就熬好了。

徐拙小心的把蔥油倒進盆裡,等會兒晾涼後,就能放在冰箱中。

以後隨時都能挖出來拌麵吃。

很簡單,也很方便。

湯鍋裡的水燒開後,徐拙沒有立即煮麵條,而是先用鍋裡的開水調製湯汁。

先在碗裡舀幾湯匙蔥油,倒入一點醬油和一點白糖,少許食鹽。

衝入開水充分攪開。

然後徐拙才把手擀麵丟進鍋裡開始煮。

趁這功夫,徐拙又切了一點香蔥末。

真正的陽春麵用的是龍須麵,鍋裡滾開後就得立馬倒入涼水,這樣煮出來的麵條口感才會筋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