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拙回到家,洗了澡,把衣服扔到洗衣機裡洗了一下,然後玩會兒遊戲,就上床睡覺。
淩晨四點,徐拙準時醒來。
洗漱完畢後就騎著電瓶車直奔菜市場。
挑選好今天要用的蔬菜之後,徐拙回到店裡,先把泡了一夜的綠豆給撈了出來。
綠豆浸泡一夜其實有一定的風險。
因為現在的氣溫比較高,綠豆很容易發芽。
一旦發芽,不僅不能做綠豆沙,也不能熬粥,隻能扔掉,或者留下來長豆芽。
而且長時間浸泡,容易出現腐爛的現象,水質也會變得很差。
有時候甚至會出現腐臭味兒。
所以昨晚徐拙浸泡的時候,特意把泡綠豆的大盆放在水龍頭下麵,開著水龍頭,讓盆裡的水形成活水,從而避免出現腐臭味兒的情況。
當然了,水龍頭開得很小,一夜也就損耗了兩三噸水。
泡好的綠豆明顯發脹了不少,外皮已經泡透,用手一撚就掉了。
這種綠豆用開水一煮外皮就會脫落,然後再熬煮半小時就能出沙,非常快捷。
他先把買來的豬肉和板油泡進水裡,然後開始摘洗香蔥。
今天就要做蔥油拌麵了,得先把蔥洗乾淨控水。
免得蔥葉上的水珠在油鍋裡炸開。
洗好香蔥,徐拙就開始煮綠豆沙。
鹵肉等天亮了再做也不遲,蔥油更不用著急,而且現在想做蔥油還得熬豬油。
店裡剩下的那點兒存貨太少,不太夠用。
浸泡一夜之後,綠豆沙熬得很快。
除了剛開始撈綠豆皮的時候有些手忙腳亂之外,其他時候徐老板都從容應對。
到六點時候,滿滿一大鍋的綠豆沙已經做好,這會兒正放在一邊,用風扇吹著晾涼。
接著徐拙把豬板油從水裡撈出,開始切丁。
熬豬油一般有三種原料,豬板油、豬肥肉,以及內臟上粘的脂肪塊。
這三種原料中,豬板油是首選。
因為用豬板油不僅出油率高,而且還容易掌握,做出來的油脂清亮,沒有異味。
相反,豬肥肉熬豬油就差了點,不僅出油率低,而且稍有不慎就會糊掉,影響味道。
至於內臟上粘的脂肪塊,熬出來的豬油有異味,能不用最好彆用。
把板油切成三厘米左右的麻將塊,清洗一遍之後,要先焯一遍水才能下鍋熬。
這樣做的目的是排出血水,讓熬出來的豬油變得清澈透亮。
同時焯水也能消除異味,讓豬油變得更香。
豬油焯水很簡單,冷水把豬油下鍋,倒入一些料酒,等燒開後撇去浮沫,重新清洗乾淨就行。
接下來就開始熬豬油了。
把洗乾淨的板油塊下鍋,往鍋裡加一些純淨水。
然後開大火熬。
用水熬豬油是豬油雪白的秘密,不過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
徐拙站在灶台前,正等著水熬乾的時候,魏君明來了。
“謔,在熬豬油嗎?”
“我現在去蒸一鍋米飯,等會兒咱們吃豬油拌飯,好久沒吃了,今天正好過過癮……”
徐老板有些詫異,自己這位乾爹原本多努力一個人,這幾天卻老琢磨吃的。
這是被李浩的吃貨屬性傳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