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營養師?【為盟主魔帥偉少加更4/5】(1 / 2)

接下來,開始熬蝦油。

這一步其實可有可沒有,不過加入蝦油的話,粥的味道會更好。

屬於錦上添花的操作。

熬蝦油很簡單,鍋裡倒入一點花生油,再加一點豬油。

然後把蝦頭放進去慢慢熬上個十來分鐘,把蝦頭撈出扔掉,鍋裡的油就是蝦油了。

熬好蝦油之後,就該煮粥了。

先把洗乾淨的砂鍋擦乾淨,特彆是外麵,不能有任何水分。

因為砂鍋最忌諱忽冷忽熱,外麵有水珠的情況下開火熬製,砂鍋很容易炸開。

接著把米下鍋,加水。

潮汕粥的水米比例差不多是十比一,因為熬煮的過程中全程需要大火猛燒,所以要多加水,防止出現糊鍋的現象。

另外還需要不斷的攪鍋,一刻都不能偷懶。

大火燒開,然後徐拙把泡軟的瑤柱放進去。

放瑤柱是為了提鮮,可以早點放,比如米剛下鍋就放,這樣等吃的時候,米湯中滿是瑤柱的鮮味兒。

當然了,也可以最後放。

那樣的話米湯雖然沒多少味道,但是瑤柱吃起來卻非常可口。

這個全憑個人喜好,沒什麼硬性的規定。

其實家常菜都沒有正不正宗的說法,想怎麼做就怎麼做,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的。

隻有那些高端的菜品,才非常講究做法和規矩,比如佛跳牆和開水白菜,這兩樣都是以繁瑣著稱。

而且做法比較單一,步驟和過程幾乎都是定好的。

稍微改動,或許就會影響成菜的品質。

當鍋開之後,徐拙開始拿著勺子,開始不停的攪鍋。

潮汕粥的做法難度也在這裡,跟彆的地方小火慢熬的粥品不同,潮汕的粥全程要使用明火,得不停的攪動,不然鍋底就會糊掉。

這是個很考驗功夫的過程。

不過潮汕的粥好吃的原因也在這裡,雖然整個熬粥的過程還到半小時,但是付出的汗水和辛苦真不比彆的粥品少多少。

用勺子攪鍋的時候,還需要拉漿。

拉漿是潮汕粥做法的一個特點,具體的方法就是攪鍋的時候,要不斷的把米舀出來在倒回去。

經過這樣的摩擦和碰撞,大米裡麵的米漿才更容易產生。

熬出來的米粥也更加粘稠。

除了拉漿之外,讓粥變得更加粘稠的方法還有熬煮的時候加入一些糯米,這樣熬好之後,也有粘稠的口感。

徐拙正在熬煮的時候,一個三十來歲的男子走了進來,見到徐拙在熬粥,好奇的問道:“你這海鮮是活的嗎?潮汕粥很講究食材的,食材不新鮮,熬出來的粥就非常難喝。”

“我已經做好了飯菜,但是老太太非得來嘗嘗你做的砂鍋粥,還拉著我一塊兒過來。”

“說你是個廚藝很強的人,而且天賦很好,做什麼都好吃。我記得你不是做麵食的嗎?熬粥也行?”

“老太太腸胃不好,這種海鮮粥什麼的,都是禁止喝的。”

“在家時候我給她熬粥,都是用高壓鍋壓一下,這樣才容易消化,像潮汕那種把大米熬到剛剛開花的在狀態,老太太是不能吃的,因為她的腸胃承受不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