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拙和建國流水線作業,一個盛米飯,一個盛鹵肉。
盛好之後就交給服務員打包。
那些訂單已經全部打印出來,有地址和聯係方式。
服務員給餐盒打包後,會順手把訂單貼在包裝上。
然後根據顧客的地址,擺放在不同的外賣箱子中。
裝滿之後,在箱子最上麵放一張包含箱子裡所有外賣信息的總訂單,方便外賣員聯係客戶。
然後換個箱子,繼續往裡麵裝同一地址的盒飯。
買外賣箱子的時候,徐拙已經選了最大號的箱子。
但是裝盒飯的時候才發現,這麼大的箱子,其實連二十份米飯都裝不下。
有湯品的話,能裝的數量會更少。
等外賣全部弄好後,徐拙數了數,五百多份外賣居然裝了三十多個外賣箱子。
隨著中午的臨近,點外賣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等十一點的時候,外賣訂單已經突破了七百。
徐拙沒想到醫學院的大學生們這麼熱情,真是太讓人意外了。
這一頓飯好幾十塊錢呢,他們居然這麼闊綽。
要不,回頭再漲漲價?
不過想想四方麵館說不定明年就拆了,還是算了吧。
這外賣就是臨時的,主業還是店麵的生意。
不能因小失大。
外賣業務上線之後,店裡的人明顯忙了很多。
比如建國,以前上午都能睡會兒,但是今天因為太忙,一直沒顧上休息。
這會兒他一邊盛米飯一邊打哈欠,精神萎靡了不少。
“建國,回頭再找幾個夥計吧,這一增加外賣,咱們後廚好像有點忙不過來。”
“沒問題,正好有幾個關係不錯的幫廚在找工作,回頭我讓他們做個體檢,來找你麵試。”建國對找人倒是不反對,甚至還有些高興。
後廚的人越多,他的權力就越大。
雖然這種權力沒啥用,但是能多管幾個人,對於建國來說也是挺不錯的。
至少能積累一些管理經驗。
平時出去吹牛也比較硬氣,畢竟手底下管幾個人和十幾個人,是兩個概念。
十一點半的時候,第一批外賣員趕了過來。
他們先跟徐拙簽訂一份送餐協議,這份協議確定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比如徐拙要保證菜品完整,提供詳細的送餐地址。
而外賣員要保證儘快把餐品送到顧客手中,保證在送餐途中餐品不會損壞,另外還要保護好電動車,不能隨意損毀。
一旦電動車出現人為的損壞,外賣員需要進行賠償。
徐拙跟他們把相關的利害關係說好之後,便把車鑰匙發給他們。
送餐開始。
上個月徐拙決定送外賣之後,鄭佳就邀請了好幾個外賣員在群裡給這群兼職外賣員上課,給他們講解送外賣的注意事項。
而於可可更是出錢,讓他們趁著周末的時候,跟著那幾個外賣員體驗一下送外賣的整個流程。
所以這會兒拿到外賣之後,幾人很是淡定。
先檢查一下外賣箱子裡的餐品是否完整,地址是否詳儘。
檢查完畢之後,他們動手搬著箱子固定在電動車上,騎著去學校送餐。
很快,群裡就有人發出消息:“已經收到四方麵館的外賣,包裝好評!”
下課早的在群裡發著外賣的照片。
而且還連著發了好幾張,把拆包裝的整個過程發在了群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