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湯品果然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
這幾樣湯品徐拙都喝過,最坑的就是那個泰山三美湯。
當時上初中時候,徐文海神秘秘的讓他嘗新做出來的泰山三美湯,徐拙還以為是什麼精品菜。
結果就是白菜豆腐湯。
白菜盒豆腐都是泰安的特產,加上當地的水質比較清冽,所以就有了這道非常極具迷惑性的泰山三美湯。
隻要不抽中這道湯品就行。
徐拙祈禱一番,然後指針滑過泰山三美湯,停留在了烏雲托月上。
“恭喜宿主獲得D級招牌湯品——烏雲托月。”
烏雲托月是一道典型的孔府菜。
所謂的烏雲就是紫菜,而月亮則是荷包鴿子蛋。
先用冷水把紫菜泡透,放進湯碗底部。
然後用鴿子蛋做成荷包蛋,放在湯碗中間。
最後澆上兩勺燒開的清雞湯,這道菜就做成了。
跟於培庸之前教的那道紫菜蛋花湯很相似。
不過這道湯做出來的話,比紫菜蛋花湯的成本要高很多。
肯定沒人會點。
所以這道湯品現在看來,有點雞肋。
除了以後拿出來裝逼用之外,彆的真沒啥用處。
唉!
給個奶湯鯽魚多好嘛,正好冬天來臨,店裡該上一道湯品了。
真是不懂係統是怎麼想的。
收拾一下心情,徐拙開始挑選獎勵的兩道川菜。
這次出現的都是小炒類。
他也沒認真看,直接點了開始。
最後指針緩緩停在了宮保雞丁上麵。
宮保雞丁是一道很有意思的菜品。
魯菜、川菜都把這道菜當成自己的菜係的名品。
甚至連貴州菜和京幫菜也把這道菜列為自己的看家菜。
徐拙吃過老爺子和魏君明做的,魯菜做法和川菜做法還是有一定區彆的。
魯菜一般用豆瓣醬調味增色,不用花椒。入口微辣,回味酸甜。
而川菜則是相反,沒用川菜的靈魂豆瓣醬,反而用乾花椒和乾辣椒段做成糊辣味兒,最後用料汁調製成荔枝味兒。
入口酸甜有味兒,但是回味卻麻辣鮮香。
另外魯菜一般用花生油炒製。
而川菜則是選用菜籽油加豬油的組合。
徐拙認真想了想,能選中這道菜,估計還是跟張老太爺是魯菜師父有關係。
這道菜既是魯菜的名品,又是川菜的代表。
跟張老太爺從魯菜師傅變為川菜師父很相似。
當時他對魏君明關愛有加。
或許也是看到了魏君明有魯菜的底子,所以才出手幫襯的。
宮保雞丁到手之後,徐拙開始挑選最後一道川菜。
這次給出的備選菜品很有意思。
“糖醋排骨、芙蓉雞片、白油豆腐、紅燒排骨、魚香肉絲、西壩豆腐、魚香茄子、東坡肘子、乾煸鱔片……”
嗯,居然全都不是麻辣菜。
看來張老爺子也是個固執的人啊。
哪怕到了蓉城,也不肯做麻辣味的菜品。
嘖嘖……
徐拙點了開始。
指針快速轉動起來。
這些菜都是現在店裡急缺的。
真的很想全都要啊!
(五更結束,求月票和推薦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