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左宗棠雞收藏破十萬(1 / 2)

/

左宗棠雞其實跟曆史名人左宗棠沒半毛錢關係。

這是1952年,寶島名廚彭長貴所做。

當時客人吃了很滿意,問他這是什麼菜。

彭長貴因為自己是湖南人,希望菜名響亮又能與湖南有點關係,就隨口起名:“左宗棠雞”。

作為晚晴中興的四大名臣之一,左宗棠怎麼也不會想到,在他去世幾十年後,一個同鄉居然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道菜。

他更想不到的是,這道由他的名字命名的菜,不僅在大洋彼岸生根發芽。

甚至還將宮保雞丁、番茄雞蛋、糖醋排骨、麻婆豆腐等一眾競爭對手斬落馬下,被評選為全美最受歡迎中餐菜品。

這道菜的做法倒是不複雜。

能讓外國廚師學會的中餐,想複雜也複雜不起來。

不過這道菜用到的配料不少。

除了雞腿之外,還有乾辣椒、雞蛋黃、食鹽、生抽、老抽、料酒、米醋、白糖、乾澱粉、水澱粉、薑末、蒜末。蔥末等。

徐拙把配料準備好之後,開始製作傳說中的左宗棠雞。

先把雞腿脫骨切塊。

這一步跟宮保雞丁的做法一樣。

不過左宗棠雞的肉塊比宮保雞丁的塊兒要大,基本上要切成量裡麵見方才行。

這樣吃起來才更加過癮。

切好後,把肉放在碗中,開始醃製。

放一些食鹽,一些料酒,把雞肉抓拌均勻後放在一邊進行醃製。

趁著醃製雞肉的時候,徐拙把要用到的料汁給調了一下。

拿一個空碗,裡麵依次放入米醋、白糖、生抽、老抽、薑末、蒜末、蔥末最後兌入水澱粉,攪拌均勻後放在一邊備用。

等雞肉醃製差不多十分鐘的時候,徐拙把雞蛋黃放進去,繼續抓拌均勻,讓所有肉塊都沾上蛋黃液。

這樣炸出來的顏色金黃,讓人一看就想吃。

接著起鍋燒油,等油燒熱把乾澱粉倒進雞肉中,稍微攪拌一下,讓每一塊雞肉都沾上乾澱粉。

然後依次下入鍋中。

澱粉不能放太早,放早了炸出來的雞肉沒有香酥的口感。

炸雞塊的時候,也不能一股腦把雞塊全都下進去。

得一塊一塊往鍋裡丟,這樣炸出來的雞塊才能炸透。

而且炸的時候一次不要放太多雞塊,避免因為雞塊太多導致鍋內油溫降低,而影響成品的色澤和口感。

另外在炸的時候,儘量用大鍋炸製,這樣油溫更加恒定,炸出來的雞塊也會更加香酥可口。

等鍋裡的雞塊炸製表麵金黃時候,徐拙便撈出來,進行控油。

同時把鍋裡的油倒出來,留底油。

把火關小,然後將切好的乾辣椒段倒進鍋裡進行煸炒。

等炒出香味兒後,倒入之前調好的料汁,進行熬煮。

在熱力的作用下,鍋裡的料汁逐漸變得濃稠。

同時香味兒也開始往外飄散。

繼續熬煮,等鍋裡的湯汁變成濃稠的透明狀,把炸好的雞塊倒進去,快速翻炒均勻,讓每一塊雞肉都被湯汁包裹住。

然後,出鍋裝盤。

整個製作過程不算複雜。

不過味道卻非常完美。

而且做出來的菜品成菜色金黃,外焦酥,內鮮嫩,味多樣,集酸、甜、脆、辣、鮮香於一體,真不愧是全美最受歡迎的中式菜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