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新店的考驗(二)【求月票】(2 / 2)

徐拙一邊玩著,一邊拿著球杆,把桌麵的球一個個打進球洞中。

“徐拙,他們這裡有廚房,我已經開了直播,現在李浩正舉著手機給大家看外麵的烤肉,你等會兒也露一手唄,這裡廚房還挺齊全的,正好也給他們開開眼。”

徐拙剛把黑八搗進球洞中,孟立威便找了過來。

趁著氣氛比較熱烈的時候讓徐拙露一手,加深一下大家的印象,回頭四方麵館搬過來的時候,也算是有了熟人。

徐拙這會兒閒著沒事,確實想動手做點什麼。

他來到廚房,先檢查了一下廚房裡的食材。

冰箱裡有各種冷鮮肉,還有一大盆剛坐好沒多久的辣椒油,應該是做烤肉的時候,當刷油用的。

徐拙看到這裡,突然想到半小時之前得到的口水雞。

既然材料齊全,乾脆做口水雞算了。

口水雞是中國四川傳統特色菜肴,屬於川菜係中的涼菜,佐料豐富,集麻辣鮮香嫩爽於一身。

這道菜之所以叫口水雞,是因為配料中有很多花椒,吃了會麻到嘴巴不由自主流口水。

口水雞的做法上,跟粵菜的白切雞有很多相似之處。

比如都是用浸熟的方式把雞做熟。

都要保持雞肉筋道鮮嫩的口感。

都要把浸熟的雞肉泡在冷水中投涼,然後剁成塊吃。

不過也有區彆。

白切雞是蘸著蘸料吃的。

而口水雞,是把調好的料汁澆在雞肉中吃的。

另外,口水雞的料汁中,紅油占比很大,幾乎將近一半都是紅油。

但是白切雞的蘸料中,根本用不到紅油。

在浸煮的時候,所需要的配料也不同。

白切雞浸煮,最多放幾片薑和兩段蔥,稍微去除一下異味就行。因為放多了,就會失去雞肉的鮮味兒。

而煮口水雞,除了蔥薑料酒之外,鍋裡甚至還要放上一把花椒,這樣才能讓花椒的味道浸入肉裡麵。

除了做法上的區彆之外,食材也不一樣。

粵菜的白切雞用的是沒下過蛋的嫩母雞,一般都是廣東地區特有的清遠雞或者麻雞等等,這樣做出來的雞肉才嫩滑爽口,勁道十足。

而做口水雞的食材,就沒有這麼多限製了。

老雞、嫩雞、公雞、母雞全都可以。

這也在此證明了川菜接地氣的一點。

沒有那麼多將就,但是做出來的味道卻依然不差,這就是大家喜歡川菜的原因。

徐拙從冰箱裡拿出兩隻雞,不過看了看窗外站著等吃烤肉的人,他又拿出了兩隻。

一共四隻雞,省得不夠一輪搶的。

這些雞都是三黃雞,比較新鮮。

徐拙清洗一遍之後,把雞爪折近雞肚子裡便開始下手做。

浸雞最好用大鍋,鍋裡的水越多,水溫就越能保持恒定的狀態,做出來的雞肉口感也越好。

他找了個大號的蒸鍋,裡麵接大半鍋水,放在灶上開始燒。

同時拿著幾塊生薑,用刀拍散,放進鍋裡。

“誒?你怎麼沒有切碎,反而拍散了呢?這有什麼講究嗎?”

徐拙正做的時候,孟立威舉著手機走了進來,開始拍徐拙做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