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牡丹刀花【求月票】(1 / 2)

糖醋鯉魚是直接炸熟的,所以刀花很重要。

為了能夠把魚炸透,鯉魚身上一般會打牡丹花刀。

所謂牡丹花刀,是在魚鰓後兩厘三厘米的地方,用直刀的方式切進去,快到椎骨的時候轉動刀口,向魚頭的方向再橫著切兩厘米。

然後把魚肉翻起來,在魚肉上輕輕劃兩刀,這樣牡丹花刀才算完成。

之所以打這種刀花,第一是能夠最大限度的把魚肉較厚的部位切開,使魚肉能夠炸熟炸透。

另一個原因是,魚身上全部打上花刀之後,提起魚尾,魚肉就像牡丹花的花瓣一樣層層疊疊的,比較美觀。

因此這種刀花被那些文人雅士稱之為牡丹花刀。

鯉魚身上打上牡丹花刀不僅美觀,而且也能夠讓炸好的魚肉沾上更多的糖醋汁,吃起來口感更好。

所以,做糖醋鯉魚打牡丹花刀,就成了廚師們約定成俗的習慣。

當然了,一般家庭製作不用這麼麻煩,直接打斜刀也行。

隻要切得夠深,一樣能炸透。

徐拙拿著菜刀,先抽腥筋。

所有魚類中,隻有鯉魚的魚筋比較腥,特彆是黃河裡麵的野生鯉魚,腥味兒更濃,不光有魚腥味兒,還有土腥味兒。

所以鯉魚的魚筋被稱為腥筋。

也不是所有的鯉魚都要抽筋,隻要不是黃河裡撈出來的鯉魚,腥味兒其實沒多大,抽不抽都無所謂。

而除了鯉魚之外,其他魚的魚筋就沒必要抽了。

因為有些魚的魚筋非但不腥,甚至還能做一道菜呢。

比如鱘魚的魚筋,被稱之為龍筋,清朝時候還是供品。

據說鱘魚的魚筋彈壓爽口,鮮香脆嫩。不過徐老板到現在還沒吃過,有些遺憾。

倒不是買不起,主要是真正野生的鱘魚……

成保護動物了!

鯉魚抽魚筋是有技巧的,在腮後一厘米左右的地方下刀直切,切一厘米左右,然後在尾部三厘米的地方再切一下。

用刀拍打魚身,等切開的魚肉斷口處出現一個白點的時候,這就是魚筋了。

用指甲掐住魚筋,另一隻手用菜刀輕輕拍打魚身。

魚筋就會慢慢被抽出來。

然後把鯉魚翻個身,將另一麵的魚筋也抽出來。

抽完了魚筋之後,就該改刀花了。

其實在烹飪圈,改刀花有個專用的名詞,叫剞刀。

這個刀法聽起來很陌生,但是應用卻很廣泛,所有的花刀刀法,都在剞刀的範圍之內。

現在徐拙用的這個牡丹刀花,在剞刀的範疇中,也算是比較高級的一種刀花了,因為在切的時候,有個刀口轉向的過程。

很多人在操作的時候,這一步容易做錯。

因為用菜刀直著切進魚肉中之後,再轉變刀口橫切的時候,有些困難。

轉得太快太猛,容易把魚肉切下來,而轉的太慢,又會被魚肉的紋理所影響,導致刀口跑偏或者直接從魚肉中片出來。

這兩者,其實都走到了一個誤區。

那就是在切的時候,手一定要握緊菜刀,用力慢慢的去切。

刀口轉向的時候,可以稍稍帶點弧度。

橫切的時候,一定要貼著魚脊骨平切。

不能讓刀口跑偏,也不能因為力氣小導致刀鋒飄出來。

徐拙因為有技能在手,這一步倒是做得很輕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