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因為是過年期間,大家對大魚大肉的興趣不是很大,反而是一些家常美食比較感興趣。
比如今天,孟立威下播的時候瞅了一眼評論區,發現點讚最高的一道美食居然是……
炒拉條!
“這有點難辦啊,附近沒賣西北菜的,不一定能買到炒拉條,而且就算能買到,也不一定好吃的。”
老孟隨口嘟囔兩句,結果屏幕上就飛起一串讓徐老板做的彈幕。
“徐老板擅長麵食,讓他做就行了唄。”
“對啊,有困難找徐拙,不就是你的座右銘嗎?”
“徐老板老說自己啥都會,你也該給他增加點難度了。”
大家說什麼的都有,不過主題隻有一個,那就是讓徐拙做,最好把製作過程直播出來。
從出名以來,徐拙好像做什麼麵食都沒壓力,這次就給他來個難度大點兒的。
大家的想法很有意思,就是想看看徐拙會不會翻車。
而老孟作為一個主播,平時沒事還得搞出點動靜製造話題呢,現在這麼好的機會擺在眼前,他自然不會錯過。
“炒拉條?”
徐拙有些疑惑的看著老孟,不是很懂那群粉絲為什麼突然想吃這麼樸素的美食,不應該是大魚大肉嗎?
“大魚大肉什麼的過年時候都吃膩了,現在他們隻想吃點家裡吃不著,又比較樸素的那種美食,你會不會做啊?不會的話我去拉麵館買兩份得了……”
不會?
徐拙得到這個技能都一個多月了,要不是過年期間剩菜太多沒空做,他早把炒拉條給做出來讓大家品嘗了。
現在,機會終於來了。
“肯定會啊,這還用說?不過直播就算了,因為這個和麵時間有點長,直播效果不好。
這樣吧,讓可可把製作過程拍出來做一期VLOG,開始炒的時候你開直播,讓他們看看炒的過程,然後你就可以開吃了。”
對於這個安排,老孟自然是沒意見的。
等到於可可不忙的時候,徐拙讓她開始拍攝做拉條的過程。
拉條也叫拉條子,是一種典型的西北美食,不管蘭州拉麵,還是蘭州牛肉麵,亦或者是各種西北烤肉店,都能見到拉條的身影。
拉條有兩種吃法,一種是做成各種拌麵,另一種就是流傳度更廣的炒拉條。
拉條,顧名思義,就是把麵拉成長條。
拉條比拉麵更加勁道耐嚼,飽腹性更強,吃飽了一天都不知道餓。
上大學那會兒,寢室裡除了徐拙之外,其他人最常吃的主食就是炒拉條,幾塊錢一份,連菜帶主食全都有,特彆劃算。
徐拙偶爾也會吃,不過興趣不大,因為其他人要麼打籃球,要麼踢足球,反正就是挖空心思表現自己,活動量很大,吃炒拉條很合適。
而徐拙這個遊戲宅就不行了,一頓炒拉條下肚,多少會有點撐得慌,坐著玩遊戲特彆不舒服。
徐拙一邊和麵,一邊說著上大學時候的那些趣事,順便還吐槽一下,老孟他們幾個一戀愛生活就斷頓的悲慘過往。
拉條的麵跟燴麵差不多,比刀削麵軟點。
不過做法,卻跟做炸饊子用的麵很相似。
徐拙首先把麵粉用鹽水和成麵團,然後蓋上濕布醒發半小時。
半小時後,他用擀麵杖把麵團擀成一個長條形的厚麵片,寬度大概在二十厘米左右。
然後他用菜刀,間隔兩厘米把麵片切開,上麵抹油,再把這些扁平的長條一個個搓圓,然後一根接一根的盤起來放進盆裡,並且用油封上。
“這跟做那個炸饊子一模一樣誒,這真是做拉條嗎?”
連完全不懂做飯的於可可也看出了端倪。
徐拙笑著說道:“饊子本來就是西北傳過來的油炸食品,跟拉條相似也正常。”
盆裡的麵醒發兩個小時,就可以做拉條了。
這裡有個訣竅,醒發時間越長,拉出來的拉條就越好,甚至可以拉成很細的麵條都不會斷。
但是醒發時間短了,哪怕筷子粗的拉條也有可能會斷開。
在做拉條之前,一定要先燒一鍋水,因為拉開的拉條要第一時間下到鍋裡煮熟,不然就會黏在一起。
所以做拉條的時候,一定要等鍋裡的水燒開才進行。
徐拙鍋裡的水已經開始翻滾,從盆裡拿出一根醒發好的麵胚,輕輕拉扯,這根原本有些粗的長條就被拉得很細很細。
其實用做饊子那種方式也行,不過那種拉出來是一大根長條,畢竟適用於商業製作。
像徐拙這種一次隻做一點點的,還是用短根比較方便,把二十多厘米的麵胚拉到一米左右就可以下鍋了,非常方便。
拉條一根根的下入鍋裡,這個時候一定要猛火快煮,讓拉條儘快寫煮熟。
假如火力不行,或者水太少麵太多,這些拉條在鍋裡就會黏在一起,原本應該勁道耐嚼的口感也會變得很差。
等到所有拉條全都下入鍋裡後,又煮了兩分鐘,徐拙就用大漏勺,把鍋裡的拉條撈出來,放在了一大盆冷水中。
“這一步不能少,拉條剛出鍋就得趕緊過涼水,這樣口感才會爽滑,不然拉條就會逐漸變黏,甚至失去勁道的口感。”
徐拙說完後,開始準備做炒拉條的配菜。
生羊肉、西紅柿、洋蔥、青紅椒、油菜。
於可可看著這幾樣配料,總覺得好簡單,她歪著頭問徐拙:“配菜這麼簡單,你卻說做出來的炒拉條會非常好吃,這裡麵是不是有什麼訣竅?”
徐拙點點頭,認真說道:“想要炒拉條好吃,確實有訣竅。”
“是什麼啊?”
“餓的時候再吃……”,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