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老頭說完就要起身,連飯都顧不上吃了。
那架勢,好像生怕徐拙不給他們看一樣。
這讓徐拙很好奇,一個講課教案而已,至於這樣嗎?
“先吃飯唄,等會兒吃完飯,我找個打印機打印出來你們再看,筆記本的屏幕那麼小,你們盯著看眼睛受得了嗎?”
徐拙的話讓幾個老頭稍微冷靜了下來,訕訕一笑,坐下來繼續吃飯。
徐拙也繼續吃麵前的肉菜,偶爾低頭扒拉一下碗裡的米飯,然後舉起筷子,再次向餐桌上的肉菜進攻。
反而是其他人,這會兒開始品嘗那些湯圓。
從外形到外皮的口感,再到餡料的味道和搭配上,全都點評了一遍。
這個點評的過程,也是誇獎的過程。
算是從裡到外把徐拙誇了一遍。
這種尬誇的語氣和神態,讓徐拙忽然回想起了以前上學時候,班裡的同學打算借作業抄的模樣。
難道說……
徐拙放下筷子,衝幾個老頭問道:“你們上課這麼久了,不會從沒準備過教案吧?”
鄭光耀尬笑一聲:“也準備過,但是總是不夠細致,不夠係統,學校買的教案書又太死板機械,所以我現在講課……全憑口才在撐。”
幾個人中,隻有鄭光耀是天天呆在揚州大學的,所以他講課比較多,這方麵的苦惱也就更多。
而其他人幾乎都是偶爾來一次,根本不用講菜,隻需要把自己過往的那些經曆挑一段拿出來吹噓一番,就足夠一節課的時間了。
講課的老人在年輕人麵前回憶一把青春,神清氣爽。
學生們聆聽前輩們的奮鬥曆程,也會變得豪情萬丈。
大家都喜歡聽那些熱血故事,而在這些老人豐富的人生閱曆中,不管學徒時期還是國宴時期,亦或者是創業時期,都有非常多的故事可講,不僅熱血,也因為是他們的切身經曆,所以也顯得非常真實。
這些,都會不經意間刺激到那些涉世未深的學生。
讓他們對學習充滿熱情,對未來充滿向往。
其實很多學校聘請客座教授去講課,目的就是為了給學生們打雞血。
對於客座教授來說,專業課方麵是次要的,因為專業課有專業老師,反而是這種打雞血的活兒,一般的老師做不來,得客座教授來才行。
不過這群老頭,心心念著傳承手藝,自然不會隻做個打雞血的人。
他們也想站在課堂上,認真給學生們一點點的講著烹飪的那些知識。
但苦惱的是,他們到現在也沒摸索出上課的方式。
隔行如隔山,他們在廚房做了一輩子菜,也帶過不少徒弟,但是站在窗明幾淨的教室裡給一大群年輕人上課,還真不適應。
他們也接過學校老師的那些教案看,但是人家已經習慣了教師這個職業,做的教案都很簡單,自己看沒問題,但這幾個門外漢看就……
越看越迷糊。
所以現在聽說徐拙也做了教案,幾個老頭才會不自覺的放下矜持,開始尬誇,以期實現抄作業的目的。
這其中,鄭光耀抄作業的意願最強烈。
因為他是全職客座教授嘛。
“小拙,我們在這方麵真的不太精通,所以就想參考一下你的教案,相互學習嘛。”
徐拙笑笑:“等會兒我多打印幾份給幾位爺爺過目,有什麼不足或者需要改進的地方,也請幾位爺爺不吝指教。”
客氣話誰都會說,雖然明知道這幾個老頭是為了抄作業,但是麵子上也不能讓人家過不去。
畢竟都這麼大歲數的人了。
他這話一說出口,幾個老頭果然臉上有光,連於培庸也一臉微笑:“濟民真是教出來個好孫子啊。”
羨慕之情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