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鍋貼豆腐【求票】(1 / 2)

美食從和麵開始正文卷第969章鍋貼豆腐【求票】鍋貼豆腐這道菜,雖然聽起來和鍋塌豆腐隻有一字之差,但是做法卻完全不同。

做這道菜首先要把雞胸肉錘成蓉,拌上豬油,再把豆腐碾碎了拌進去。

然後抹在豬肥膘上,再蓋上一層生菜葉,裹上蛋清糊之後放入鍋裡,先用油煎炸,再把剩下的蛋清糊淋入鍋中,用鍋貼的方式製作而成。

徐拙一聽這做法,當即就表示要學。

嗯,做法這麼花哨,想來味道也絕對不差,而且這種名字比較素但是肉味兒卻一點不少的菜,絕對是熱衷“養生”顧客的最愛。

很快,徐拙就從冷庫那邊拿來兩大塊雞胸肉和一塊去皮的豬肥膘。

灶台上有豬油,旁邊的水盆裡有豆腐,剩下的其他配料也都很快湊齊。

開始動手製作。

在做之前,趙金馬首先弄了點花椒水和蔥薑水。

這是等會兒拌雞肉蓉要用的,為的是去腥增香,讓肉的味道更好。

聽了趙金馬的解釋後,徐拙好奇的問道:“切成末加進去不行嗎?非得這樣做成水?”

趙金馬笑著說道:“這道菜的要求是外酥裡嫩,入口即化,加了蔥薑末之後就沒了這種口感,所以要用蔥薑水和花椒水。”

還挺講究。

把兩種料水泡上去之後,趙金馬又把要用到的豆腐從鹽水盆裡拿出來。

豆腐泡在鹽水中能夠去除豆腥味,同時也能讓豆腐的口感更加鮮嫩。

但是做鍋貼豆腐,卻不能有太多水分,所以豆腐要提前放在筐裡控水。

必要的話還得切成片或者切成塊,儘量減少豆腐中的水分,做出來的菜品味道才更好一些。

趙金馬把要用到的豆腐切成厚片,放在籠屜上控水,接著,他就拿起菜刀,開始錘肉蓉。

肉蓉,是介於肉泥和肉餡之間的一種形態。

肉泥是把肉徹底打成泥狀,肉餡是把肉剁或者切成小顆粒。

而肉蓉,則是細末狀,就是在肉餡的基礎上,讓肌肉纖維散開呈蓬鬆狀態。

在中餐領域內,肉蓉不僅是很多菜品必備的食材,而且在某些菜品中,還要充當過濾器的作用。

比如那道著名的開水白菜,在雞湯用微火熬製好之後,就得把雞胸肉做成的肉蓉放進去。

肉蓉蓬鬆的特性,有點類似活性炭,能把雞湯中的雜質吸附出來,讓雞湯達到清如開水的狀態。

給徐拙簡單解釋了肉蓉之後,趙金馬就開始製作了。

彆看肉蓉功能多樣,名字也非常文藝,但是做法卻充滿了簡單粗暴。

隻見趙金馬拿著一塊雞胸肉,用菜刀麻利的剔掉表麵殘留的雞皮和筋膜。

然後放在案板上,把菜刀刀刃向上高高舉起,用刀背重重的砸在雞胸肉上。

砸完之後再次舉起菜刀,繼續砸雞胸肉。

製作肉蓉就是這麼一個充滿暴力的過程,不過砸的時候倒是很解壓。

趙金馬砸了幾下就被徐拙搶過就這麼一個活兒,接著郭興旺湊過來,也舉著菜刀砸了幾分鐘。

一整塊雞胸肉很快就被刀背砸軟砸爛,成了一攤爛泥,不過用手指一碾就能發現,這爛泥中滿是細碎的肌肉纖維。

這就是肉蓉,也是這道菜要用到的食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