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徐拙把一隻風乾好的醬板鴨剁成塊,端著來到樓上,走進了銷售部所在的辦公室中。
“袁康,來嘗嘗我做的醬板鴨。”
正在查看網店銷售記錄的袁康聞言抬起頭,詫異的看了一眼徐拙端著的醬板鴨:“你啥時候學的?看成色貌似挺不錯的樣子。”
徐拙把盤子放下,順便往桌上扔了兩雙一次性筷子。
他坐在袁康對麵,這才說道:“你真以為我去長沙是旅遊嗎?我那是偷師去了。”
袁康夾著一塊醬板鴨聞了聞,然後咬了一口,細細品味著醬板鴨的味道和口感,好半晌才說道:“看來你偷師很成功啊,這幾乎達到了湘滿樓幾個主廚的水準了……這鴨子味兒不錯,有啥事兒直說吧,正好我也有事兒跟你說呢。”
既然如此,徐拙也沒客氣,他看著袁康問答:“你說,四方酒樓要是賣這個,效果會怎樣?”
袁康回憶一下這幾天在四方酒樓的所見所聞,認真說道:“應該挺受歡迎吧,不過中原這邊的人吃不了湖南的辣,所以你想要賣得好,得把辣度降下來。”
隻這一句話,就能看出袁康這幾天沒偷懶,他是真的在觀察四方酒樓的一切,不然他也不會立馬想到中原人不能吃辣這一特點。
徐拙點點頭,記了下來,回頭再做的時候把辣度降下來,然後找幾個人試吃,儘量符合中原人的飲食習慣。
他接著問道:“那要是在網店裡進行售賣呢?”
袁康一聽頓時樂了:“那你可要做好跟整個湖南醬板鴨品牌為敵的準備,全國人都知道醬板鴨是湖南特產,你這冷不丁的做出來,宣傳起來很為難的。
說是醬板鴨的話,辣度被你改了,而且就算辣度不改,也就跟那幾個大品牌打個平手,沒有特彆突出的優勢。
但是另外取個名字的話,立馬就有人跳出來說你抄襲醬板鴨的做法。”
他一邊吃著好吃的醬板鴨,一邊分析著在網上賣醬板鴨的幾個槽點。
等他說完後,徐拙挑挑眉:“你既然分析得這麼透徹了,應該想到解決辦法了吧?”
袁康笑笑,他還真想到了一個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
借袁德生的名頭。
論網上的名氣,好幾個袁德生捆一塊兒也沒徐拙名氣大,但是論烹飪圈子的江湖地位的話,袁德生自然高出徐拙一截。
前幾天徐拙一直在幫袁德生宣傳湘菜和湘滿樓,使得袁德生的名氣有了很大提高,不少人都知道他是湘菜的泰鬥。
所以這會兒要是宣傳這醬板鴨是袁德生為了表示感謝徐拙的幫忙,根據中原人的飲食習慣,特意改良做法後教給徐拙,就合情合理了。
這既能讓袁德生的形象更加高大,也能讓醬板鴨名正言順的推出來。
而且這一老一少的互動,還會引為烹飪圈裡的一段佳話。
可謂一箭多雕。
徐拙聽袁康說完後,有些感慨。
剛離開家門就編排自己爺爺,你可真是袁德生的親孫子。
不過這麼一番操作後,袁德生的名氣應該會大一些,估計過不了多久,也會跟郭樹英之於徽菜一樣,成為湘菜宣傳的一麵旗幟。
袁康說完,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我們這邊宣傳之前,你可要先跟我爺爺知會一聲,免得他不知道這茬矢口否認。”
雖然有了一百萬,但是袁康還是不敢聯係袁德生,生怕再挨罵。
徐拙滿口答應了下來,聯係袁德生本就是應該的,畢竟要借用他老人家的名頭嘛。
聊完了宣傳方案之後,徐拙看著袁康問道:“你剛不是有事兒跟我說嗎?啥事兒啊?住的不好還是咋地?”
袁康搖搖頭:“吃的住的我都無所謂,這些都能克服,我想說的是,我們銷售部能不能整體從酒樓搬出來?”
徐拙愣了一下,沒明白他說的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