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想法剛在腦海中形成的時候,徐拙自己都樂了。
這根本就風馬牛不相及啊。
但是仔細一想,還真有這個可能。
假如現在彆的地方有一座類似的學院,那揚大烹飪學院的這些領導,還敢把學校的老師當家廚使用嗎?
怕是一言不合大家就辭職走人了吧?
反正換個地方同樣能找到工作。
哪怕教師不走呢,生源壓力什麼的也能讓學院的領導不會有這麼多閒情逸致在親戚麵前玩裝逼的戲碼。
現在學院的領導這麼肆無忌憚,不就是因為這幾乎是獨門生意嘛。
除了這裡,能選的就是那幾個著名的技校了。
但是技校的名字多難聽,跟大學的名頭可沒法比。
不管什麼行業,都是有競爭才會有發展,不然就會停滯不前,生出一些魑魅魍魎出來。
聽完鄭光耀的話之後,徐拙突然不摻合這種爛事兒的衝動。
反正客座教授沒工資拿,不要也沒什麼。
但是轉念一想這是老徐的心願,徐教授都喊好幾天了,這要再拿不到客座教授的名頭,怕是會很多人笑話。
而且雖然烹飪學院有這種不靠譜的領導,但是其他人都很不錯。
自己的名氣能有現在這麼大,多半都是客座教授這份名譽和學院這邊不予餘力的力捧才得到的。
嗯,做人不能忘本。
想到這裡,徐拙衝鄭光耀說道:“鄭爺爺,您給那領導說一聲,就說我給他做炒肝兒,就我的名氣來說,應該比賀伯伯做影響更大吧?”
“你會做炒肝兒?”鄭光耀有點驚訝,他沒想到徐拙居然連這都會。
徐拙笑了笑說道:“上次去京城時候,閒著沒事學了一下,不知道好不好吃,反正應付一下是足夠了。
對了,你先跟他說完,做了炒肝兒就把我爸的聘任書給我,不然就我這影響力,把這事兒爆出來之後對他沒任何好處。
客座教授什麼的對我來說完全沒吸引力,不過我爸還沒有,所以隻要他們做得不太過分,我不會翻臉的。”
醜話說前頭,省得再有什麼幺蛾子。
做炒肝兒的事兒確定下來之後,徐拙就開始準備。
炒肝兒是北京地區著名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是清末由前門外鮮魚口“會仙居“的“白水雜碎“改進而成。
白水雜碎以切成段的豬腸、肝、心、肺加調料用白湯煮就。
由於不講究佐料,製作簡單,備受好評。於是店主將心、肺去掉,改名“炒肝兒“,一時間在京味小吃中彆樹一幟。
這道小吃雖然名為炒,其實是煮出來的,彆看名字裡帶個肝字,其實裡麵大部分都是豬大腸,豬肝隻占一小部分。
一份標準的炒肝兒,裡麵有十段大腸,三片豬肝。
當然了,這段不是什麼大段,而是頂針段。
所謂頂針,就是過去做針線活防止針紮手的一種寬約一厘米稍多點的鋼圈,頂針段的大腸,也差不多就這麼長。
不過在炒肝兒這道美食中,豬大腸和豬肝都不是最重要的。
甚至連最後提味兒用的大蒜末也不重要。
那重要的是什麼呢?
是蒜蓉和黃醬炒出來的蒜蓉醬。
這才是炒肝兒這道美食中的靈魂。,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