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謝海龍把火調小之後又說了兩句話,攝像師就上來開始拍特寫。
瓦罐的特寫,火苗的特寫,火苗燒在瓦罐上的特寫。
這種鏡頭在視頻中是個很好的補充,不僅會顯得文藝,而且這種特寫也能顯得視頻比較高大上。
這時候,謝海龍已經捧著茶坐在一邊跟老爺子他們繼續相互吹捧了,這種無營養的話讓徐拙完全不想參與進去。
但是離開的話,又覺得沒必要,因為瓦罐裡的這隻雞,也就二十來分鐘就好,甚至時間會更短。
一旦離開的話,很有可能趕不上試吃。
畢竟雞少人多,大家都想品嘗一下美味。
所謂的試吃,說白了就是對著鏡頭說一堆讚美的話而已,這種話對於在場的老人來說,根本手到擒來。
因為他們的職業生涯中,這種話已經不知道聽過多少次了。
假如他們想的話,完全可以做到誇一小時不重複。
從這點來說,徐拙真沒多少競爭優勢,也就名氣大點兒而已,所以他得守在這邊,省得哪位老人以老賣老想要品鑒。
到時候就連謝海龍都沒法阻攔。
徐拙老老實實的聽著他們吹牛逼,偶爾拿著旁邊放著的零食塞進嘴裡。
最近因為每天都拍攝,為了防止有人餓肚子,袁康特意往這邊放了很多小零食,畢竟不是每次試菜都能吃到儘興,所以這些小零食就能派上用場。
他正一邊吃小麻花一邊聽馮衛國變著花樣吹噓老爺子的時候,於培庸走到徐拙身邊,看著他好奇的問道:“小拙,這道鹽焗雞,你學到多少?”
這個問題很寬泛,徐拙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說學會一半吧,有些不切合實際,因為你根本沒法界定一道菜的一半怎麼算。
用百分比來形容就更不行了,因為這不是遊戲,完全沒有進度條。
想了想,徐拙說道:“算是認識到了鹽焗雞的做法,原本以為很複雜的,沒想到會這麼近簡單。”
於培庸點點頭:“粵菜喜歡精簡步驟,越簡單越能激發出食材的本味,就越好。”
說完他頓了一下說道:“一遍肯定是學不會的,你什麼時候想學我可以教你,鹽焗雞不難的,醃製的用料反而是最難的。”
鹽焗雞有兩點需要注意,一個是火候,另一個就是醃製。
徐拙雖然不懂火候,但是謝海龍這個用濕毛巾的方法挺實用,徐拙覺得回頭可以試試。
不過醃製就不行了,彆看隻用了沙薑和鹽巴,但是具體用多少卻完全摸不透,要是淡了的話還好,可以蘸著蘸料吃。
雖然不倫不類,但好歹也能吃下去。
要是鹽放多了的話,那就有點抓瞎了。
其實不用於培庸說,徐拙也是想跟他學鹽焗雞的,不過不是現在,而是等以後潛心好學的技能不用的時候再學。
現在潛心好學的技能還在冷卻期,等冷卻結束了還得學徽州的寸金酥,可沒工夫掙鹽焗雞。
大家說著聊著,二十分鐘很快就過去了。
謝海龍走過去摸了摸瓦罐上麵的毛巾,發現已經大半乾了,這說明裡麵的鹽焗雞已經接近成熟。
徐拙舔舔嘴唇,做好了試吃的準備。,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