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 豬油渣炒飯(1 / 2)

,最快更新美食從和麵開始最新章節!

徐拙把豬板油清洗一下,用刀挑去上麵的筋膜,然後拿著切片刀,把豬板油切成拇指大小的小段。

其實這樣切出來的豬板油,出油率並不是很高,因為外表炸乾之後,裡麵的豬油就滲透不出來了。

不過雖然出油率降低了,但是熬出來的豬油渣卻非常美味。

不僅保留著傳統豬油渣的那種香酥的口感,而且吃起來口感也更加油潤。

這種油渣對於一般人來說,吃起來可能會有點膩,但對於馬誌強那種重度豬油渣愛好者,卻愛得不行。

在他眼中,甚至比什麼山珍海味都讓人迷戀。

當時馬誌強喜歡吃的那個豬油渣燜麵,徐拙就是用這種油渣做出來的。

熬豬油一般會用豬板油或者豬肥膘,因為這兩者含油量大,而且塊頭很足。

其他類的豬油雖然也能熬豬油,比如豬網油以及內臟上粘連的那些豬油,但是塊頭太小,一般都是配著豬板油或者豬肥膘熬製。

另外,相對於熬製豬油,豬網油更多的還是用在做菜中。

畢竟豬油分布均勻,香味兒濃鬱,很適合用在一些菜品中,比如之前徐拙曾經做過的豬網油雞卷。

而在熬豬油的主力軍中,豬板油和豬肥膘兩者也有一定的區彆。

這種區彆,除了出油量的不同之外,主要就是油渣不一樣。

豬板油熬出來的油渣口感比較酥,因為豬板油本身的質地就比較鬆軟,把豬油熬出去之後,這種質地也基本上沒什麼變化。

但是豬肥膘就不一樣了,豬肥膘的質地更加密實,熬出來的油渣口感也更加脆一些,牙口的不好的人甚至都不好嚼。

這類豬油渣,最好吃的就是剛出鍋那會兒。

撒上椒鹽或者白糖,拌勻後用手捏著吃,嘎嘣脆,豬肉味。

但要是做菜的話,相對來說還是豬板油熬出來的油渣更好一些,因為質地稍微鬆軟一下,在菜裡不會顯得太突兀。

徐拙把豬板油切好後,在鍋裡加入清水,放入蔥段和薑片,然後把切好的豬板油倒進了鍋裡。

焯水,是熬豬油中一個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步驟。

在熬豬油之前先把豬板油或者豬肥膘焯一下水,能夠大幅度去除豬油中的血水和雜質,熬出來的豬油香味兒更加濃鬱,同時也能讓豬油的顏色變得更加雪白,增加豬油的顏值和賣相。

鍋裡的水燒開之後,徐拙首先把浮沫撇乾淨,然後用漏勺把豬油從鍋裡撈出來,衝洗一下之後,開始準備熬豬油。

鍋裡加水,放入豬油,然後開中小火進行熬製。

這個過程有點漫長,徐拙把火調小一些之後便出去繼續收拾外麵那些鋪天蓋地的白條雞了。

今晚大概率是沒法回去了,徐拙已經交代於可可把門反鎖好,關好窗戶,免得一個人在家害怕。

約莫豬油熬得差不多的時候,徐拙回到廚房,守在鍋邊,用勺子把鍋裡的豬油攪動幾下,免得有油渣粘到鍋底。

趁著這個時間,他又準備了一些蔥段薑片和八角香葉,這些是等會兒把豬油熬好後放進鍋裡增香用的。

豬油熬好後,徐拙用漏勺把油渣撈出來,然後將準備好的蔥薑八角香葉倒進鍋裡,給豬油增香。

等這些料炸乾之後,再次撈出來,然後關火,把豬油倒進一個乾淨的罐子裡,這就算成了。

而那些撈出來的油渣,這會兒溫度也稍稍下降了一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