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9章 白扒廣肚(2 / 2)

焯水之後,就該進行扒製了。

所謂的扒製,就是用文火把食材煨熟煨爛,今天這道白扒廣肚,在扒製菜品中,應該算是代表菜了。

扒製廣肚其實並不麻煩,趙金馬拿來一張竹篾網,將廣肚鋪上去,放在一邊備用。

接著他把貯備好的豬骨濃湯端過來,倒進一個洗刷乾淨的炒鍋中,開火進行燒製。

扒製廣肚的湯大致上分為兩種,一種是豬骨濃湯,一種是母雞濃湯,兩種湯各有特點,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更香一點,一個更鮮一點。

不過不是隨便一種湯就行,這道菜對湯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要求,那就是必須是白湯才行,隻有湯色發白的雞湯,做出來的廣肚顏色才會白嫩,才符合白扒廣肚這道菜的菜名。

等鍋裡的豬骨濃湯燒開後,趙金馬先用勺子把浮沫撇一些,然後往鍋裡加入一點食鹽,一點白糖,一點胡椒粉。

用勺子攪拌均勻,然後雙手提著那張擺放廣肚的竹篾網放進鍋裡,再扣上一個盤子,把火調小,開始煨製。

之所以扣一個盤子,是為了讓廣肚能夠更好的吸收湯汁,同時也能起到定型的作用,防止廣肚在鍋裡四處亂漂。

接下來,就是等待的時間了。

完全發好的廣肚裡麵都是中空的蜂窩狀結構,很容易讓味道浸入,所以扒製的時間不需要太長,也就十幾分鐘就好。

當然了,判斷扒製是否過關的標準不是入味兒,而是湯變得粘稠才行。

“扒菜不勾芡,功到自來黏,小拙你要記住,想要扒菜好吃,千萬不要偷懶節省時間,一定要扒到湯汁變得粘稠的時候才能關火出鍋。”

廣肚富含膠質,煮時間長了的話,湯汁中會充滿膠原蛋白,自然會顯得粘稠一些。

徐拙對這話倒是很理解,因為他之前做扒菜時候,就已經知道這一點了。

十五分鐘之後,鍋裡的湯明顯變少了,同時也變得粘稠了很多,濃鬱的香味兒讓人非常迷醉。

“可以出鍋了。”

趙金馬先把鍋裡的盤子撈出來,然後用手將鍋裡的竹篾網提出來,稍稍控一下多餘的湯汁,放在一個托盤上麵。

接著,他拿來一個大一點的盤子,扣在廣肚上,然後一手托著盤子,一手把著竹篾網,快速翻轉一下,竹篾網裡麵的廣肚就穩穩的落在了盤子裡。

趙金馬把燙好的青菜端過來,在盤子裡圍了個邊,然後再把廣肚稍稍調整一下,讓賣相更加漂亮。

做完這一步之後,就剩下澆汁了。

他把鍋裡剩餘的那些豬骨濃湯重新燒開,然後往鍋裡加了一些蔥油,用勺子在鍋裡快速攪動,讓蔥油和濃湯融合在一起。

然後趙金馬端起炒鍋,用勺子舀著鍋裡那些濃稠並且散發著蔥香味兒的白湯,均勻的澆在廣肚上麵。

最後,在上麵點綴幾顆枸杞,一道賣相十足味道綿軟好吃的白扒廣肚,就正式做好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