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章 糖醋軟溜鯉魚焙麵(1 / 2)

鯉魚宰殺好的之後,趙金馬就開始改刀。

他一邊忙活一邊說道:“鯉魚,自古就是一道名饌,詩經裡就有豈其食魚,必河之鯉的名言。

那個時期的鯉魚身價很高。魯國國君魯昭公就曾送鯉魚給孔丘,作為其喜得貴子的賀禮,孔丘有些受寵若驚,當即給兒子取名孔鯉,字伯魚。”

趙金馬參加過不少電視美食的拍攝工作,所以對於鯉魚的一些典故知之甚多。

比如那句豈其食魚,必河之鯉的話,徐拙剛開始就沒聽太明白。

還是旁邊過來湊熱鬨的馮衛國解釋兩句,才讓徐拙懂了這是什麼意思。

嗯,不經意間暴露了沒文化的事實。

不過徐拙沒文化是全網皆知的事情,畢竟有大學的肄業證書在,曾經為此還上過熱搜,所以馮衛國和趙金馬並沒有說什麼。

鯉魚的改刀,跟做糖醋黃河鯉魚很相似,也是牡丹花刀。

這裡用的牡丹花刀應該算是小牡丹花刀,因為整體的幅度並沒有牡丹花刀那麼誇張。

具體做法就是,在魚身上斜著下刀,把快到鯉魚脊骨的時候,再把刀慢慢橫下去,這跟做糖醋黃河鯉魚那種幾乎要把魚肉完全片下來的做法稍稍有些不同。

改刀之後,趙金馬把鯉魚放進剛剛調製的全蛋糊中。

這全蛋糊比糖醋鯉魚中用的要稀很多,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掛的麵糊薄一點,免得壓住了魚肉的那種鮮味。

做糖醋黃河鯉魚的時候,全蛋糊非常濃稠,鯉魚的裡裡外外幾乎全都掛滿了,這麼做的原因就是為了讓鯉魚的外麵炸得更加香酥,這樣吃起來口感更加美味。

而這道鯉魚焙麵,之所以用薄糊,主要是因為把鯉魚炸過之後,還有回鍋軟溜的步驟。

要是麵糊太厚的話,軟溜的時候這些麵糊就會變得又黏又軟,吃起來口感會非常膩,所以要用薄糊。

掛了麵糊之後,鍋裡的花生油也已經燒到了五成熱。

趙金馬來到鍋邊,一手提著魚尾巴,一手拿著勺子往魚身上淋油,等魚身上的花刀定型之後,再把整條魚放進油鍋中,然後不斷用勺子舀起熱油淋在魚身上。

這樣能加速魚肉的成熟,使得魚肉吃起來更加鮮嫩。

徐拙和馮衛國站在一邊,認真的看著趙金馬的操作。

說實話,除了做龍須麵的部分之外,現在趙金馬做魚的步驟,真的跟糖醋黃河鯉魚沒多大區彆。

這大概就是兩道菜同出一源的原因所在吧。

鍋裡的魚炸透之後,趙金馬撈出來放在放在盤子裡,接著他另外架起一口炒鍋,放在灶上燒熱,然後進行滑鍋。

滑鍋過後,往鍋裡放入一大勺花生油。

接著,趙金馬又往鍋裡放入一大勺白砂糖和兩大勺陳醋。

放入鍋裡之後,用炒勺快速在鍋裡攪動,讓鍋裡的熱油白糖和陳醋能夠融合在一起,同時也加速陳醋中比較衝的味道快速揮發掉,隻留下那股子酸香味兒。

等鍋裡的白糖融化之後,趙金馬又依次往裡麵放入一點點食鹽,小半碗生薑泡的水、一大把蔥,還有半碗米酒。

這些調料放進去之後攪拌均勻,糖醋汁基本上就做好了。

這種糖醋汁跟常見的那種紅潤誘人的糖醋汁不一樣,這種糖醋汁看上去呈現出一種金黃色,很有土豪範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