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 做蝦餃(上)(2 / 2)

這活兒對於現在的徐拙來說,完全沒任何難度。

而且這些都是活蝦,個頭也非常大,剝起來沒有一丁點難度。

把剝出來的蝦仁放在清水中清洗一下,然後用廚房紙把表麵的水分充分吸乾。

這一步是不能少的,不然做出來的蝦餃口感就不算完美。

做好之後,徐拙從蝦仁中拿出三分之一準備做蝦仁,而剩下的那些,則是等會兒直接包進餃子了。

蝦餃蝦餃,有完整的蝦仁才算合格,不然全都是蝦泥的話,吃起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徐拙把做蝦泥的蝦仁放進一個小盆裡,然後拿起一個擺在案板上,另一手抓著菜刀在蝦仁上拍一下,一隻完整的蝦仁立馬被拍成了泥。

拍扁之後,徐拙用菜刀在已經拍扁了的蝦仁上麵劃兩下,這樣能夠把蝦肉裡麵的筋膜切掉,防止這些蝦肉相互粘連,影響調餡。

他用菜刀刮,將拍扁的蝦肉放進盆裡,然後拿起新的蝦仁放上去,繼續拍。

拍蝦仁的時候也不能用太大的力,基本上把蝦仁拍扁就行了,這樣吃起來蝦肉多少會有些顆粒感甚至是大塊的,口感比較好,要是真拍成渣渣的話,那做出來的蝦餃,吃起來就差點意思。

徐拙把蝦肉全部拍扁之後,開始進行調味。

一小勺食鹽,半小勺白胡椒粉,然後抓拌一下,抓拌均勻後,他抓起這團蝦仁餡兒,用力摔在盆裡。

摔,是做蝦仁餡兒必不可少的步驟,通過摔,不僅能夠讓調味料和蝦仁結合得更好,而且還會讓蝦仁餡兒快速起膠。

隻有起膠,蝦仁餡兒才會真正抱成團,做出來的蝦餃才好吃。

蝦仁中加了鹽之後,起膠很快,基本上五六次就差不多可以了。

摔打過後,徐拙拿起一塊豬肉,剛準備繼續餡料,鄭光耀就在徐文海的帶領下,來到了廚房。

打過招呼後,他洗洗手,端起徐拙做的蝦肉餡兒聞了聞,豎起了大拇指:“隻放了鹽和胡椒,不錯,這做出來的餡兒會很正。”

說完之後他看了一下徐拙準備的餡料接著說道:“其實蝦泥不用鮮蝦也可以的,因為隻要起膠就行,不過用冷凍蝦仁的時候,摔打之前放兩個蛋清進去,吃起來跟鮮蝦很接近。”

這就是大師的厲害之處,人家不是處處都用最高端的食材,而是懂得怎麼把常規食材變成高端食材。

就拿這蝦泥來說,用鮮蝦的話,局限性非常大,特彆是內陸城市,想要買到個頭大又鮮活的蝦,要麼花高價,要麼就乾瞪眼。

而冷凍蝦仁就常見多了,任何販賣海鮮凍品的攤販上都能買到,而且價錢相對來說也低了一大截。

這兩者之間,隻有兩個雞蛋清的差距。

不得不說,老師傅的經驗真是無可比擬的。

除了用蛋清可以增加蝦泥的鮮味之外,蝦泥中不能放任何酒類調料,不管是白酒黃酒還是料酒,都不能放。

這也是剛剛鄭光耀一進來就聞蝦泥的原因。

之所以這樣,主要是酒精能夠破壞蝦肉中的鮮味物質,降低味道的同時,也會降低蝦仁的口感,所以不能用。

聊了一會兒之後,鄭光耀看著徐拙準備的豬肉,好奇的看著徐拙問道:“小拙,你知道蝦餃中,豬肉的使用比例嗎?”

——————

求票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