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漕運,基本上都在京杭大運河上進行,而濟南又是大運河上的一個重要集散地。
當時因為漕運,運河兩岸催生出了很多針對河工的美食,把子肉就是其中之一。
把子肉的這種形式,就非常適合漕運,因為漕運時候,船靠岸的時間不固定,出發的時間也不固定,有時候時間很短,所以就要求下船就能吃到肉。
所以賣把子肉的飯店,都會把肉放在一個瓦罐裡或者鍋裡慢慢煨著,啥時候有客人來啥時候直接就能吃。
這種大口吃肉的方式很快就盛行起來,並且沿運河流域流傳來開,濟寧、徐州等地,就是這樣有把子肉這道菜品的。
另外,流傳到濟寧的時候,因為那時候鐵鍋少,大家燉肉還是更習慣在瓦罐裡燉煮,所以這邊的把子肉,也被稱之為甏(bèng)肉。
所謂的甏,指的就是大號的瓦盆壇子或者甕。
而甏肉,就是用大號的瓦罐做出來的肉,這種肉味道和口感幾乎跟把子肉一模一樣,不過在流傳和本土化的過程中,出現少許的差彆而已。
用穀全運的話說就是,甏肉的甜鹹味兒更加突出清晰一些,而把子肉相對來說更溫和一些。
除了調味方麵的詫異之外,彆的全都一樣。
到了現在,甚至做法也一樣,按照傳統做法,把子肉用什麼容器做都行,而甏肉隻能用瓦罐來做。
但如今的甏肉,全都是在鐵鍋裡做好,隻有賣的時候才特意盛入瓦罐中。
這會兒因為在直播,所以徐拙沒問穀全運跟葛家的矛盾,穀全運也一直沒提這茬,三人像是吃播一樣邊吃邊聊,偶爾有附近的粉絲過來打招呼,穀全運全都免單了。
這麼好的宣傳機會,他可不會錯過。
免這幾單少掙不了幾個錢,但在徐拙以及季明宇的粉絲圈中,卻能造成很深遠的影響。
吃飽喝足後,今天的直播也差不多告一段落。
三人吃著把子肉和店裡的其他招牌菜,喝了一瓶白酒,賓主儘歡。
當然了,這裡的賓主儘歡是站在徐拙的角度上看的,不過他估計穀全運是沒喝過癮,因為之前服務員拿酒時候小聲嘟囔了一句話。
“這還不夠你一個人喝哩。”
回頭有機會了,介紹崔勇和蔣大彪跟他認識一下,看中原人山東人東北人,到底哪邊的人最能喝。
把杯裡的酒喝完,季明宇就下播了。
一頓飯吃了一個多小時,這會兒店裡熙熙攘攘的全都是人,門口也有很多人在排隊等位置。
這更說明了人家生意火爆。
穀全運把兩人送到外麵,衝徐拙說道:“兄弟,你準備弄的那個魯菜廚師聯盟我加入了,不光是我,連我店裡廚師以及在圈子裡的親戚朋友全都加入。那些店你們都崩去,我跟陶亮哥倆人去通知就行了。”
剛剛吃飯的時候,徐拙給穀全運看了一下接下來的行程安排,防止再遇到這種進店就是熟人的情況,弄得像是提前排練過一樣。
結果穀全運一激動,把接下來的活兒全都包了。
他畢竟在京城餐飲圈子混跡了這麼多年,跟那些店的老板多少都能說得上話,就不用徐拙來回跑了。
這挺好的,季明宇笑著說道:“那回頭怎麼也得給全運哥一個副會長當當。”
穀全運擺擺手說道:“我才不當那玩意兒呢,我就一個要求,沒事多給葛家的人上上眼藥,他們坑過我爸,我一直咽不下這口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