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菜的上品菜肴有很多,有不少都會用到珍品食材。這些食材不管怎麼排名,魚翅都能躋身前三。
魚翅,就是鯊魚類動物的魚鰭,經過一些列手法乾製之後而做成的珍品。
從古至今,所有年代的八珍評選,都少不了魚翅的身影。
在我國,吃魚翅不僅僅是富貴的象征,同時也是社會地位的體現。因為能吃得起魚翅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特彆是那些上品魚翅,每一盅的價格都上千甚至幾千塊錢,沒有一定身價的人,根本享受不起。
論盅賣,也是魚翅的一大特色。
魚翅因為富含膠質和蛋白質,加上接近粉絲的口感,最適合用來做湯。
一些影視劇中為了體現豪爽,吃飯之前往往回來上一句:先來一盅魚翅漱漱口。
不過這話純粹就是裝逼的,因為魚翅那麼貴,沒人真的用這玩意兒漱口,而且魚翅富含膠質,做出來的湯有一定的黏性,用來漱口的話隻會適得其反。
近些年,由於環保等觀念的推廣,加上漁人割取魚翅的操作過於血腥和殘忍,使得魚翅這種食材被越來越多的人嫌棄。
其實從營養的角度上來講,魚翅的營養成分甚至還不如蛋清。
而口感上來說,這玩意兒跟粉絲的口感很相似,要是不具體說明的話,沒人知道真正入口的到底是魚翅還是澱粉做的粉絲。
說白了,這玩意兒就是吃個名氣而已。
所以,現在一些主打魚翅的高端飯店生意開始下滑,甚至有些店麵出現經營危機。
原因就是,在吃的方麵,越來越多的人更加理智了。
徐拙原本不打算做三絲魚翅的,畢竟這道菜有些不環保,大肆宣傳的話,會被人指責殘忍什麼的。
但不做的話又不行。
因為網上一直有徐拙隻會做家常菜,不會做高端菜的傳聞,而且逐漸成了黑粉攻擊的一個觀點。
這次徐拙拍攝三絲魚翅這道菜,目的就是為了證明自己。
同時也讓一些老一輩的美食家們看看四方食府的水平。
魯菜體係中,跟魚翅相關的菜品有很多,但是最具代表性的,還是三絲魚翅。
所謂的三絲魚翅,通常指的是用海參絲、鮑魚絲、冬筍絲和魚翅做成的湯羹。
但發展到現在?三絲已經徹底變了。
有用香菇絲的,有用雞腿絲的,有用火腿絲的?有用木耳絲的,甚至還有用裡脊絲的?五花八門的什麼都有。
不過在這道菜的正統做法中?三絲一直都是海參鮑魚冬筍三樣。
這其中要用到的海參和鮑魚,其實價格也不低,極品更是有價無市?這種上好的食材再配上千金難買的頂級魚翅。
一盅上千塊倒也挺正常。
畢竟?光這些食材就挺難尋找的,要是跟胡辣湯一個價,那得一年得消耗多少食材才能供應得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