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培庸笑著說道:“這次過濾,是防止有瓊脂沒有融化摻進杏仁豆腐中。
彆看這些瓊脂化了之後就跟豆腐果凍一樣,但是沒化開的時候,口感可不怎麼好,吃起來就跟塑料紙差不多。
為了防止出現這種情況,所以熬好的杏仁漿要過濾一下。
另外,這些杏仁漿在熬製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密集的氣泡,這些氣泡不過濾一下的話,做出來的杏仁豆腐就會出現氣孔等瑕疵。
這會兒過濾一下,就能有效的去除這裡麵的氣泡,這樣在模具中,就不會有氣泡出現。
而且,這樣過濾一下,能夠讓牛奶和杏仁漿摻得更勻實,口感也更加細膩。”
他這麼一通解釋,徐拙才明白過來,原來增加一道過濾的程序,並不是多此一舉啊。
於培庸用細網篩子過濾著把鍋裡熬好的杏仁漿全都倒進盒子中,然後在盒子上麵蒙上一層保鮮膜,再用牙簽紮上一些孔洞,放進了冰箱的冷藏室。
蒙上保鮮膜的原因,是為了防止做出來的杏仁豆腐表麵出現風乾的硬皮。
而紮幾個孔洞,則是為了方便水蒸氣排出來。
至於為何放進冰箱裡,那純粹是為了加速杏仁豆腐的凝固速度,其實就現在這氣溫,放在陰涼的地方也能凝結,隻不過速度慢了一點而已。
把杏仁豆腐放進冰箱裡之後,徐拙剛想去廚房看看倪長業和季文軒在做什麼午飯,老爺子卻湊過來,衝徐拙說道:“小拙,剛剛過濾出來的杏仁渣挺多的,我來教你做杏仁酪吧,這道小吃可是當年從宮裡傳出來的。”
杏仁酪的大名徐拙聽說過,而且不止一次。
原因就是,幾乎所有的清宮劇中,都有杏仁酪的身影,甚至還會成為推動劇情的關鍵道具。
沒想到老爺子居然還會做這個。
不過……
剛剛潛心好學的技能用來學杏仁豆腐了,這會兒再做杏仁酪,自己可達不到一點就透一學就會的地步。
有人設崩塌的可能。
所以徐拙打算讓老爺子好好聊聊這道杏仁酪,看能不能觸發觸類旁通這個技能。
剛剛過濾出來的那些杏仁渣就在一個小盆裡盛著,徐拙將那些杏仁渣端過來,湊在老爺子旁邊問道:“宮裡傳出來的?”
老爺子點點頭:“這是你張老太爺送你那本書上記載的,張家曾經可是禦膳房的頭頭,對這些很擅長,所以就傳了下來,並記在了書上。”
原來這個還跟已經故去的張老太爺有關,徐拙當即來了精神:“爺爺,做這個杏仁酪麻煩嗎?”
老爺子笑著搖搖頭說道“不麻煩,基本上所有人都能做好,非常簡單。
說白了,就是把這些杏仁渣和浸泡好的糯米一塊兒用豆漿機打成漿,然後過濾一下放在鍋裡煮。
煮到粘稠的時候,就是杏仁酪了。
杏仁酪可以熱著吃,也可以涼著吃,兩種吃法對身體都挺有好處。”
聽起來好簡單的樣子,不過因為沒有技能在手,所以徐拙沒有貿然嘗試,而是像個學生一樣看老爺子操作。
嗯,不管能不能學會,先把態度擺出來。
不能因為學不會就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根據多年的上學經驗,徐拙深知學習態度不端正所要付出的代價。
比如叫家長,比如故意被老師提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