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鱖魚的肉屬於蒜瓣肉。
而宋嫂魚羹這道菜品之所以選用鱖魚當主料,利用的就是鱖魚的這種特性。
戴震霆小心的把一塊蒸好的魚肉放在乾淨的盤子裡,然後他拿出兩根竹簽,開始拆魚肉。
所謂的拆,就是把魚肉一層層的剝出來,讓其成為一片一片的狀態。
然後再用這些魚片做湯。
說起來,這個用法其實跟烏魚蛋湯很相似。
做烏魚蛋湯的時候,就有把烏魚蛋一片片剝開的步驟。
而且剝出來的魚肉,看上去跟烏魚蛋也有點相似,都是一片一片的,顏色都挺白嫩。
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魚肉有點碎,而且沒有烏魚蛋那麼薄。
拆出來的魚肉,跟拆出來的蟹粉差不多。
宋嫂魚羹這道菜被稱為賽蟹羹,大概也是這個原因吧。
拆魚肉需要一定的耐心,因為魚肉是一層一層的,而且在拆的時候還要分成大小均勻的魚片。
但魚肉的厚度不一樣,越是貼近魚尾,魚肉就越薄,拆出來的魚片就越小。
這就要求廚師要靈活掌握,不能機械性的去拆。
用竹簽拆魚肉很方便,一手拿一支竹簽,然後在在魚肉大概兩三毫米的地方伸進去,再向前掀,魚肉就被剝了下來。
而另一個竹簽,則是在剝開的時候,把魚肉分一下,儘量讓魚肉的肉片顯得均勻一些。
這樣不僅好看,而且吃起來也更好吃一些。
戴震霆開始拆之後,徐拙看了一會兒,也開始拆另一塊。
雖然這次沒有技能在手,但是徐拙好歹也是做過很多菜了,隻要速度慢點,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至少相對於戴震霆拆出來的魚肉,沒多大區彆。
兩塊魚肉看似不大,但拆出來的卻很多,每一塊都拆出了滿滿一盤魚肉。
當然了,這些主要是魚肉太蓬鬆造成的。
戴震霆小心的把這些魚肉倒進一個小盆裡,然後再將之前潷出來的蒸魚湯淋進去,讓這些鬆散的魚肉,把這些魚湯全都吸收掉。
這樣魚肉的鮮味更濃一些,吃起來也更好吃。
做好這些之後,戴震霆重新把炒鍋架在灶上,開始準備做這道宋嫂魚羹。
他在鍋裡倒了一點點豬油,油熱後放入蔥薑,然後開始煸炒。
之所以用豬油,主要是增加湯品的香味兒。
這道菜用的食材中,雞湯、魚肉、竹筍、火腿等都是增鮮的,增香的隻有香菇,而且還用雞湯焯了一下,相對於鮮味來說,香味兒有些不足。
所以放一些豬油進來,以此來增加湯品的香味而。
而放蔥薑的目的,則是讓香味兒更豐富一些,另外也能達到去腥的作用。
畢竟食材中有魚肉,放點蔥薑進去,能夠最大限度的襯托魚肉的鮮美。
炸出香味兒之後,戴震霆將準備好的雞湯倒進去。
這些雞湯是清雞湯,看上去跟開水一樣,不過鮮味卻很濃鬱。
雞湯倒進鍋裡之後,戴震霆拿著一個漏勺,把鍋裡的蔥薑給撈出來,扔掉不用。
撈出蔥薑之後,開始調味。
放兩小勺食鹽,兩小勺胡椒粉,再放一點點生抽和一大勺白醋。
放白醋的時候,戴震霆對著鏡頭說道:“做這道菜最好放白醋,因為其他的醋,加熱之後會有彆的味道,隻有白醋比較耐高溫,味道不會有變化。”
放了白醋之後,用勺子攪拌幾下,讓鍋裡的味道融合起來。
等到鍋裡的雞湯燒開,戴震霆便把之前用雞湯焯過的香菇絲、火腿絲以及筍絲倒進鍋裡。
倒進去之後用勺子攪拌幾下,然後煮個五分鐘左右,讓味道和這些食材徹底融合在一起。
煮好之後,戴震霆將之前拆好的魚肉全都倒進鍋裡,倒進去之後用勺背在鍋裡輕輕轉動,讓魚肉在鍋裡攪拌均勻。
做完這些之後,戴震霆拿著準備好的水澱粉,開始勾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