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鯽魚在這裡麵稍稍有些爭議,因為鯽魚不夠香,加進去能夠讓湯汁的香味兒稍稍變得平淡。
但鯽魚能夠讓湯的味道更加柔和,同時更加濃稠,鮮味也更足。
所以我喜歡往裡麵放幾條鯽魚,這樣煨出來的湯,喝起來更師傅,回味更加悠長。”
田承潤麵對著鏡頭講了一下加鯽魚的原因,然後便示意停機。
第一道湯的煨製,差不多需要十個小時。
時間越長,湯的效果越好。
十小時後,田承潤讓徐拙把壇子放在灶上,徐拙開中火熬製。
熬的時候,他順手將上麵蒙著的那層荷葉給撕了下來,然後拿著一把長柄勺子,不停地在鍋裡攪起來。
“這樣攪動一下,能夠讓食材中的膠質更好的融入到湯裡,讓湯顯得更加濃稠。”
攪動差不多半個多小時,田承潤這才放下勺子。
第一道湯,算是妥了。
他在盆裡墊上一層乾淨的籠布,然後和徐拙一道,將壇子裡的濃湯倒出來,用籠布過濾掉殘渣。
之前的在壇子裡放的肘子什麼的,這會兒全都成了糊糊,甚至連一些雞骨頭也在之前的攪動下散開。
過濾出來的殘渣完全沒用,不過徐拙還是收了起來,打算晚上回去了帶給流浪貓吃。
天氣越來越冷,小區裡的那些小流浪們的日子變得更難過了。
所以有吃的時候,徐拙都儘量帶回去一些。
把這些做完之後,其實已經晚上十點多了。
今天拍攝告一段落,明天繼續。
第二天,繼續拍攝。
徐拙和田承潤把昨天熬的那些濃湯從冰箱裡拿出來。
湯已經像皮凍那樣完全凝固了起來,在最上麵,則是湯裡麵澄出來的一些油脂。
徐拙將那些油脂刮掉,把這些凝固的湯重新放進壇子裡,然後再往裡麵重新加入一些雞爪雞塊排骨之類的食材。
另外,田承潤還把昨天就準備好的半個金華火腿放了進去。
壇子裡整體放的食材的量比昨天少點,不過肉的比例增加了。
昨天熬湯時候,主要是皮和骨頭,增加香濃的感覺。
而今天加很多肉進去,則是讓湯變得清澈一些。
減少那種香濃的感覺,這樣看起來才不會給人一種非常油膩的感覺。
食材全部加入到壇子裡之後,田承潤抱來一小壇福建老酒。
“一般情況下,做佛跳牆這道菜的時候,放一些黃酒進去就行,但最傳統的做法,還是放福建老酒,這樣做出來的味道才會更正一些。
不過老酒的用法很講究,不懂方法的話,做出來的佛跳牆就會有股酸味,影響整體的感官。”
田承潤說完,將壇子裡的老酒倒進了一個盆裡。
然後他拿著打火機湊在盆口,將盆裡的酒點燃了。
點燃之後,田承潤繼續解釋:“老酒的度數太高,酒糟味兒比較濃鬱,所以用之前這樣燒一下,不僅能夠降低酒精的濃度,同時在燒的過程中,酒裡麵那些發酵的味道和酒糟味兒,也會隨之飄散。”
燒完之後,再放在灶上熬一下,這樣的老酒再用的話,就不會有酒糟味兒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