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珅沒辦法打包票,隻能賭一賭聖心了。
他對李儷君道:“若小高力士所言不假,聖人隻是想嚇唬一下我阿耶,並不是真的想要剝奪阿翁兒子的繼承權,那麼他終究會下旨冊封我阿耶為嗣王的。我們家隻需要等消息就好。倘若小高力士錯估了聖人的心意,哪怕聖人知道了當日我阿耶說那話時的用意,也知道了告狀的人自己也曾口出妄言,也不打算下旨冊封我阿耶,那我們家也沒什麼可說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我們家還不至於為了個爵位,便做出什麼出格的事來。”
老鄒王曾經有過極為艱辛的流放生涯,所以他回到長安城後,就從來沒想過要行謀逆之舉,甚至不打算做任何有可能觸怒君王的事。這一回也是同理。如果他全家竭儘全力之後,依舊換不來獨子的嗣王冊封,他也隻能認了。兒子做不了嗣王,起碼也有個郡公爵位在,一家子的富貴生活還是不成問題的。隻要孫子能有出息,未來他們家未必不會有東山再起的一日。因此,在離世之前,老鄒王會想辦法安排好兒孫們的生活,爭取他們日後能過得平安富足。
他甚至已經考慮過,要如何給孫子們分家產了。
李珅早從祖父處知道了他的想法,因此本身對這件事的態度也比較平淡。反正,無論父親的爵位是嗣王還是郡公,繼承爵位的那個人都不是他,他早早就確定了自己的誌向與事業,並不會受父親爵位變動的影響。隻不過,他從小就在鄒王府長大,熟悉那裡的一草一木,打從心裡不希望那個家有朝一日會落到外人手中罷了。
這些事,他也不打算跟李儷君多提,隻是告訴她,自己家對嗣王爵位的事早有預案,讓她彆擔心罷了。他又轉而提到了同來的林家兄弟:“我原與九郎交好,卻是四郎特特找上我,向我討要了幾份藥方,都是當年阿翁在嶺南時用過的,據說治瘴氣十分有效。為此,林四郎還給我送了重禮呢。”
李儷君配合地跟著轉移了話題:“我原答應過林九郎,要給他一份雲南那邊治瘴癘的方子,沒想到珅叔也給了他們一份治嶺南瘴氣的。他們也給我送了重禮呢。林國公這是怎麼了?忽然對我們如此大方?”
李珅想了想,笑道:“大約是近來他們家碰壁多了,難得遇上我們兩個願意幫忙的,便格外感激些。況且上回林九郎在橋陵遇險,還是儷娘你把人救起來的,我也帶著人四處搜尋過,算是有些微末功勞。那等重禮,與其說是為了幾份藥方送的,還不如說,是為了謝我們救助林九郎呢!”
李儷君道:“救人的其實是侍衛和我的侍女,我隻不過是剛好在那兒罷了。況且,林九郎也曾救過我,如今我不過是償還了他的恩情,彼此扯平了,他家卻非要送我一份厚禮。我雖然被勸著收下了,但心裡怪不好意思的。”
李珅笑笑:“他家既然送了,你就隻管收下。林國公昔日也曾是聖人麾下一員名將,四處征戰立下赫赫戰功,光是賞賜下來的上等好田地就不知道有多少。他這人不愛爭權奪利,卻喜歡四處買田置地。這些年他雖然不如從前聖眷隆厚,卻也沒有犯什麼事,禦賜的田地一畝都沒少過,名下私產也依舊豐厚。你彆看他先前好象孤立無援,很可憐的模樣,其實他是將帥中的巨富。退下來得早,也不需要養兵,可以說是富得流油了,長安、洛陽、餘杭、範陽與江南都有他的產業。
“安祿山做了範陽節度使後與他產生衝突,還有人說是因為他手裡握有太多範陽田產的關係。所謂史思明欲為子求娶林家女而不得,其實隻是個借口罷了。林國公這樣的巨富,但凡出手送禮,就沒有小氣過。你要是跟他客氣,反倒會惹他不高興。咱們隻管收下他的禮,大不了日後見他遇到難處了,就伸手幫他家一把,也不枉他今日對我們的大方慷慨。”
李儷君聽得好笑:“原來林國公是這樣的性格?那他應該有很多朋友才是,怎麼這回想求個節度使之位,都那麼艱難呢?”隻有一個哥舒翰將軍願意出手相助。
李珅歎氣:“他從前確實是交遊廣闊,可他也同時是王忠嗣的至交好友。王忠嗣出事,牽連了多少人?他這樣能自保的已經不錯了。他如今很少再跟從前的舊友來往了,大約是怕聖人疑他結黨吧?他那些老朋友大約也是同樣的心思,見他想謀個劍南節度使之位,聖人都遲遲不肯點頭,不確定他是否惹了聖人厭棄,索性就袖手旁觀了。不過,他與安祿山有隙,也是許多人不願意出手相助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