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星明是個很好的將領——如果沒有京淵做對比的話。
西域軍隊這次進攻是突然襲擊,本就叫人防不勝防,加之紀星明當時又不在邊境,駐守軍被動迎戰失了先機,先落了下風,等紀星明趕回邊境時大蕭士兵其實已然不足四十萬,所以才會不敵吐蕃軍隊。
其實若當時他在邊境,就算隻有四十萬大蕭士兵迎接五十萬吐蕃兵馬他也未必不能守住邊境,但是這樣的情況誰也沒有料到。
前幾日京淵和蕭霽寧都發覺邊境那邊多了不少馬匪,他們起了疑心,京淵也寫了加急信送到邊境叫將士們對馬匪多加防範。
也正如他們所猜想那樣,馬匪幾乎全是吐蕃士兵所扮。
他們在邊境四處遊蕩為的就是打探大蕭近來的情況,所以在得知紀星明離開邊境走後,他們便即刻發起了進攻,殺得大蕭軍隊措手不及。
至於邊境一城的淪陷,也是因為紀星明中了毒箭,昏迷不醒,無法再繼續指揮大蕭軍隊作戰,大軍才不得不暫時撤離邊境,否則怕是要有一般將士折損在那。
而京都中的人得知大蕭兵敗後,反應最大的不是蕭霽寧,也不是其餘大臣,而是紀家的人。
紀星明是紀老將軍的獨子,紀家一脈單傳,這一代本家隻有紀星明和五王妃紀月寒兩個孩子,五王妃膝下僅育一位郡主,沒有世子,紀星明更是和京淵一樣“孤家寡人”,至今都沒有成婚。
於是紀家在得知紀星明身中劇毒昏迷不醒後,不等蕭霽寧下令,紀老將軍便先向蕭霽寧上了奏折請罪,再懇請蕭霽寧準許他披掛上陣,遠赴邊境奪回失守的關州城。
紀老將軍和京鉞年歲相近,老當益壯,依舊能夠上陣殺敵,蕭霽寧也相信他能奪回關州城。
可光能奪回關州城是不夠的,遠遠不夠。
大蕭的軍隊不止邊境駐紮的四十萬,同理,蕭霽寧也不信吐蕃就有這麼五十萬大軍,除了吐蕃以外,還有一向對大蕭虎視眈眈的突厥需要提防。
所以大蕭不僅要將關州城奪回,還要大敗吐蕃軍隊,將其逼回西域不敢再犯——而能做到這一切的人,隻有京淵。
如此一來,京淵就非去邊境不可。
隻是京淵一旦離開京城,京中就再無人能夠完全保下蕭霽寧了,起碼能叫京淵信任的人,沒有。
但無論如何,蕭霽寧看完邊境傳回的戰情書後,想也不想就對京淵說:“京將軍,你得去邊境了。”
彼時京淵就站在蕭霽寧旁邊,可他聽了蕭霽寧的話,卻仿佛什麼都沒聽到一般沉默著不說話,就如同禦書房裡沒有他這個人似的。
蕭霽寧也沒抬起頭來看他,取了紫玉狼毫筆蘸著墨,提筆就開始寫加急詔書:“明日你就離開京城,駐北京軍全部都得跟著你一塊趕赴邊境,紀老將軍也會率領麾下紀軍與你一同前往,還有江雲哲。戰場上刀劍無眼,沒有他跟著你我不放心……還有紀星明傷勢太重,已經被軍醫護著送回京城,不過我覺著他應該不是裝的,他……”
京淵打斷蕭霽寧的話:“我知道他不是裝的。”
其餘將領京淵不敢明說,可紀星明和他明裡暗裡鬥了那麼多年,他是個什麼樣的性子京淵還是清楚的,就像五王爺為了皇位殫精竭慮,然而始終有條底線是他們這類人都不會去碰的——那便是勾奸外敵。
紀星明一定是真的中了毒箭,才會叫關州城失守。
“我去了邊境,他和五王爺必定殺你。”
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他們就不會在這樣的當頭殺蕭霽寧,京淵伸手握住蕭霽寧拿筆的那隻手,他想要用力,但又怕弄疼蕭霽寧,所以隻是輕輕地握著,他垂在身側的另一隻手則緊緊攥成了拳,手背青筋鼓冒,連指節都攥出了白,他的喉結滾了滾,對蕭霽寧說:“兵勝之前,他們不會動手,一旦吐蕃軍勝利的消息從邊境傳到京城,他們就會立刻對你下殺手。”
“寧寧,我趕不回來的……求你了。”
求你不要再寫詔書了。
詔書一下,就代表著蕭霽寧一定要他去邊境,他如果不去,就算蕭霽寧能夠活著,他和蕭霽寧之間,也無法再像今日這般了。
可邊境距離京城實在太遠,京淵就算不吃不喝將所有的時間都用來趕路,他也至少需要七日才能趕回京城,京淵自以為他無所不能,實際上如果沒有蕭霽寧,他的確無所不能——他不會有任何的弱點。
偏偏蕭霽寧是他唯一的軟肋啊……
京淵的語氣裡,頭一次帶上了乞求的語氣。
蕭霽寧聞言眼瞳驟然縮緊,而後眼眶也開始泛酸,他低頭望著自己麵前寫到一半的詔書,扯了扯唇角笑道:“京淵哥哥,沒事的,這一次七皇兄和八皇兄都會留在京城,你也還會留下很多暗衛保護我的不是嗎?”
京淵固執道:“他們我都不相信。”
蕭霽寧仰頭眨了眨眼睛,讓叫他視線變得模糊的淚霧散去,他對京淵說:“那你總該信我吧。”
“京淵哥哥,你相信我。”蕭霽寧輕輕撥開京淵的手,讓自己可以繼續動筆將詔書寫完,“我不會讓自己有事的。”
京淵終究還是鬆開了手。
他靜默地站在蕭霽寧身邊,看著他將詔書的最後一個字寫完。
“以前逼你叫我‘京淵哥哥’,不過是想欺負你,看著你求我罷了。”京淵低低地笑了一聲,“如今我倒一點都不想聽你喊我這聲‘京淵哥哥’,這樣你就不會求我,而我也不會答應你了。”
蕭霽寧這個小壞蛋,從來隻有在求他的時候才會這麼喊他。
隨後,京淵拿起玉璽,替蕭霽寧在聖旨上蓋印:“我曾經罵過你是個小騙子,寧寧,你什麼都可以騙我,但我隻希望這次你不要騙我。”
“就算你騙了我,我也拿你沒轍。”京淵拿著詔書,頭也不回地離開禦書房,“但我一定會來找你。”
生隨死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