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讓新帝像他的祖父那樣,強勢打壓道門,不,比那還要更厲害,這次是連佛門都要被殃及。
又有一波官員說,不可一竹竿打翻一船人,也不是所有僧道都如此,如果滿大灃的打壓,恐會引起百姓的逆反心理。
其實不包括普通的平民百姓,便是他們這些朝廷官員,誰家沒有信佛或信道的老太太或是妻妾,他們要真個支持全力打壓關閉空門,隻怕從此沒有個清淨日子,不是被罵不孝子就要被夫人拒在房外了。
持支持方的那一派立即拿史上那位妖僧妖道當權,禍害了一個國家的慘痛曆史來說話。
反對方則是拿天下萬民信仰不止其一,這要是全部打壓,萬民無處參拜,隻會更逆反。
兩派人於朝堂上爭執不休。
齊騫的臉色黑得像鍋底,他也沒想到當個皇帝,還要定斷信仰該不該破除,且會被百官拿到朝堂上爭論。
他們該做的,不是該如何的開源節流,休養生息,令百姓安居樂業,得享太平嗎?
全力鎮壓關閉空門,那是不可能的,齊騫作為君主,也有信仰。
他的信仰是秦流西!
也就是剛剛登基以及國庫空虛,否則他都想給秦流西塑金身建金觀,奉為定國神女了,而非隻能在太平殿設個小神壇,供個小金像,日夜進香。
要是應了那支持方,那豈不是清平觀都得遭殃?
齊騫十分不爽,重重地一拍龍椅,道:“百姓為何會信奉那水神,你們不從根由去找答案,隻一味的說鎮壓打壓,有用嗎?信仰並非靠打壓就能消失的,一個民族若是毫無信仰,會亂成什麼樣?信仰不僅僅是萬民的精神思想,也是一種文化,自古以來,佛道一直留存,不就是憑的信仰嗎?你們要如此打壓,是想抹殺掉先人的文化,還是想和天爭長短,與天比高?”
“皇上息怒。”百官齊齊跪了下來。
“信仰是一種力量,不可能憑鎮壓就會消失,與其想著如此鎮壓,不如去想如何引導萬民,可有信仰,卻不該被其支配,成為其的奴隸,被戴著緊箍咒而失去思想。”
齊騫站了起來,道:“解決問題不該一竹竿打死,也不該成為誰的一言堂,否則,此等行為,和焚書坑儒有何兩樣?朕不希望看到佛道二門的出家人,如那天下學士般逃難解散。”
眾人一震,匍匐在地,齊呼:“皇上英明。”
“退朝。”齊騫甩袖離去。
直到那龍袍消失,百官才從地上爬起來,麵麵相覷,新帝年歲雖小,登位也快,但也不是好糊弄的。
藺相和俞老對視一眼,目露欣慰。
孺子可教,強國有望。(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