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弘下意識地覺得不妥,說道:“我聽說,在西域諸邦,殺掉一位王,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換一個就是了。”
“但若是冒犯了他們的習俗祭祀,就是大事了。
傅介子頷首:“汝等可還記得方才路過河邊時,伊向漢說的話?”
他說起自己的親身經曆:“樓蘭人砍伐河邊樹木要被處以重罰,但貳師將軍征大宛時,吾等士卒不知,就算知道了也不在乎,便砍了許多河邊的樹造船架橋,燒火做飯。樓蘭人卻因這事,記恨了整整一代人,後來樓蘭偏向匈奴,安歸被立為國王,也有這原因。”
隻是匈奴人太過貪婪,勒索樓蘭太甚,而二十年前的事也漸漸淡去,樓蘭人這才念起漢朝的好來。
“樓蘭對祭祀河神最為看重,因為這事關一年收成。若吾等在祭壇擊殺安歸,樓蘭人多半不會恥吾等殺其王,反倒會記恨吾等壞了他們的祭祀,這對日後大漢長久經營樓蘭不利。”
“原來如此。”
任弘了然,跟西域接觸幾十年後,漢使算是找到跟西域各邦打交道的方式了,不同於漢武帝時簡單粗暴的手段,素質低下良莠不全的使者。
如今的漢使行事,變得更加專業,手段靈活精準。
再上路時走了半刻後,當他們登上一座土丘時,樓蘭城已在眼前。
遠遠望去,樓蘭城位於一個由兩條孔雀河分流後的河道所包圍而成的島狀地域之上,城池比伊循城足足大了三倍。
而祭壇,則設在河邊空地,地表有7圈規整的環列木樁,木樁由內而外,粗細有序,環圈外,有呈放射狀的四向展開的列木,井然不亂。
樓蘭城裡一半的人都來了,黑壓壓上千人圍在祭壇圈外,圈內是跪地向河神祈福的樓蘭王夫婦,樓蘭王安歸長得很瘦小,他的閼氏則有些胖,身上穿戴著草原民族喜愛的金飾物,爍爍反光……
而祭壇的最中央,樓蘭國最德高望重的水祭祀,帶著有些詭異的木質麵具,敲打著手中的鼓,祭品被一樣樣送了上來:
有一桶桶的葡萄酒,不要錢似的倒入河中,也有各村落上交祭祀用的牛羊,當場宰殺之後,水祭祀手持木瓢,往在場眾人頭頂撒了血。
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祭品,是一對年輕的奴隸……
一男一女穿著盛裝,被灌了許多葡萄酒,醉醺醺的被抬上一條胡楊木船上,裡麵還躺著許多半人高的木俑,以及乾燥的紅柳枝蘆葦杆。
樓蘭王的武士點燃船隻,推著它往下遊一送,這船兒便熊熊燃燒著,朝河口方向飄去。
在水祭祀和樓蘭王夫婦帶領下,所有樓蘭人,都麵向孔雀河,高唱起頌揚賢善河神的歌謠,對給予自己生命的母親,神情虔誠無比。
“賢善河神,你給予樓蘭生命。”
“而樓蘭,也還予你生命!”
樓蘭人相信,生與死,是必須保持平衡的。
於是便有了這場古樸野蠻的祭祀,用兩個奴隸的死,換來整個樓蘭的生。
伊向漢也虔誠地拜倒在地,放眼祭壇周邊,千餘人儘跪,唯獨三十四名漢使依然站著,他們或好奇,或鄙夷,或如任弘般,若有所思地看著眼前這一幕。
而當歌謠結束後,伊向漢才走上前去,向樓蘭王稟報,告知他漢使到來的消息。
或許是被去年傅介子在龜茲斬匈奴使的事嚇到了,安歸果然疑神疑鬼,慫得不行,竟不敢靠近來迎,隻遠遠隔著幾十個樓蘭武士,朝傅介子行禮。
不等樓蘭王有下一步的安排,他身邊那胖胖的匈奴閼氏,卻靈機一動,一指使節團,用樓蘭話大聲說道:
“今年河水小的原因找到了!”
“是漢人的到來,觸怒了賢善河神!”
……
PS:鄯善國的“森林保護法”佉盧文簡牘出土於樓蘭古城。
另外推薦狗皇帝新書《大明優秀青年》:我就是要做個優秀的人,誰想讓我挪坑,我就送他去見太祖皇帝!
輕鬆幽默,上架已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