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的事,不是我與將軍兩個人說了算麼?”
這話看似孩童戲言,但考慮到前不久剛去世的金日磾始終不願接受霍光、上官桀借口“遺詔”,要拉他一起封的侯位,便能讓人冷汗津津。
不過這件事後,劉弗陵再未表現出過人之處,直到元鳳元年,那場差點顛覆了朝堂的燕王、上官桀、桑弘羊、蓋主謀反案。
親兄弟燕王言之鑿鑿說霍光欲謀反篡位,將劉弗陵養大的蓋長公主擦著眼淚為之作證,嶽祖父上官桀半嚇唬半威脅,禦史大夫桑弘羊大義凜然表示會重整朝綱。
從後宮到地方諸侯王,似乎都被這四人黨控製,隻需要皇帝點點頭,答應撤去霍光大司馬大將軍之職。
可最開始答應得好好的劉弗陵,卻在最後關頭反將了四人黨一軍,覺其詐,當有人站出來譖誣霍光時,劉弗陵輒怒曰:“大將軍國家忠臣,先帝所屬,敢有譖毀者,坐之!”
霍光得以扭轉局勢,一舉掀翻四人,雖然看似一切都在他操控中,可皇帝能意識到沒了“專權”的霍光,自己也難逃四人毒手,也十分不俗。
不過自那以後,昔日諸臣尊遺詔共治的局麵徹底被顛覆,霍光一家獨大,確實到了獨攬天下權柄的程度。
三年前劉弗陵正式成年,加元服謁高廟,理論上霍光應該大政奉還,隻是因為身體原因,劉弗陵力不從心,隻能無奈地看著權勢一點點旁落。
可霍家人卻是越來越過分了,為了讓上官獨寵有子,竟到了劉弗陵掀宮女裙子都不行的程度了。當麵對那些結了死扣的窮絝,得知這是霍光夫人顯安排的時,一向好脾氣的劉弗陵心中勃然大怒!
“朕名為皇帝,卻連宮人都不能幸,何況幸天下?”
劉弗陵沒有像小時候那般發出尖銳的質問,反而開始“無為”起來,居於深宮,偶發鶴音。
他唯一堅持做的兩件事,一是不斷賞賜恩寵諸侯王,向天下表明自己是個重親情的皇帝。雖然自己的兄弟們都不省心,而諸侯實力衰弱,也早已無法成為依仗了,但好歹能讓那些叫囂劉姓天子禪讓的人有所忌憚。
另一件事,便是每年都要做的輕徭薄賦。比如元鳳六年夏,赦天下,詔曰:“夫穀賤傷農,今三輔、太常穀減賤,其令以叔粟當今年賦。”
他過幾天還打算頒布元霆元年的詔令,減外徭,減口賦錢。
“雖然有人言,天下人知大將軍而不知皇帝,但這些輕徭薄賦畢竟是以朕的名義頒布的,世人得了好處,會記在朕的頭上。”
現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為日後親政做準備,他已經做了整整12年皇帝,總不能一生都是傀儡吧。
尤其是在大漢正式改元,開始了六年一次新的輪回後,和後世對新的一年充滿期許一樣,劉弗陵往年隻求身體好轉,眼下確實應驗後,便開始想得更多。
如此想著,劉弗陵看著霍光按照慣例,送進宮來的奏疏,是關於朝廷派遣趙充國為破羌將軍,率北軍胡騎、長水,期門佽飛,羽林孤兒等一萬人為援軍,前往金城郡平羌亂的事,不同於對任弘的彈劾,如此大事需要皇帝的批準。
“先前不是說隻派天水、隴西各一千人入金城協助守備,其餘大軍要防備匈奴麼?”
“大將軍認為,和四十多年前一樣,羌中之亂肯定是匈奴在作祟,匈奴單於庭西移,開春必有大謀。”
“隻是不知其欲攻河西與羌人聯合,還是向西襲擾烏孫、西域。”
“朝中肯定是要向西調兵的,便先派一萬人去金城、武威做準備。”
劉弗陵頷首:“此老成謀國之策也。”
他一如過去數百次那樣,在霍光和尚書台決定的詔書上批了“製曰可”,但這一次,卻不想先前那般無條件地同意,他決定在西征的隊伍裡,加塞一個自己人為副將,一個霍光也不會反對的人選。
“金賞,你作為趙將軍副將,帶著羽林、期門為支軍,馳援河湟。”
還有誰比皇帝的親信,霍光的女婿更合適呢?靠著這次戰爭得到進攻,讓金賞掌握實權也是順理成章,長樂、長信衛尉,中郎將等宿衛之職,全部是霍光的女婿們在擔任啊。
大將軍還是國家忠臣,卻不是純臣,在這點上,遠不如金日磾。
金賞有些驚訝,但這是欽定的事,由不得他退縮,在金賞下拜領命後,劉弗陵卻又意味深長地對他說道。
“到了金城郡後,要多給任弘一些助力,他是位能臣,也是一位不黨之臣。”
不黨,不入霍氏的黨,朝中能臣很多,這是劉弗陵開始對任弘另眼相看的一點,相較於剛封侯的好奇,樂遊原掌控雷電時的接觸,從他拒絕霍氏招婿後,劉弗陵開始對任弘多了幾分關注。
“這樣的不黨之臣,如蘇武、雋不疑、劉德,現在又多了任弘。他們忠於大漢,在朝中沒有依仗,常常遭到小人抨擊打壓,可實際上……”
劉弗陵笑道:“朕,大漢的天子,便是他們的依仗啊!”
……
PS:晚了點,因為陪伴我五年的小鼠標壞了,o(╥﹏╥)o。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