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漢兒有些不齒,任弘則想起當年鐵門火牛衝陣,奚充國率軍追擊尉犁、危須、焉耆聯軍時,就是先賢撣,命令匈奴人朝友軍放箭,殺傷了大批人,也阻止了亂軍為漢兵所驅衝他大營。
那個毫不猶豫手刃右穀蠡王的狠人,確實有可能這麼做。
“他逃不了多遠。”
任弘看向身後,負責看著戰馬的那一隊兵卒也艱難越過了風口,河西曲步戰不虛匈奴人,但他們真正的本事,還是輕騎竟逐!
他將自己的百煉刀,遞給交戰中兵刃折斷的趙漢兒:
“歸漢,這份足以封侯的功勞,由你去立!”
……
任弘很希望此次歸朝行賞時,他麾下能出一兩個列侯。
在大漢一百三十年曆史裡,封侯者層出不窮,軍功侯雖還值錢,但卻不算金貴。
最難能可貴的,是不但自己封侯,還能讓麾下將校也躋身侯位。
除去開國時韓信曹參呂澤等獨當一麵的大將,也就孝武時的衛、霍、李廣利三人能做到這點。
衛青最為突出,其裨將及校尉已為將封侯者凡十四人。
霍去病過世太早,數量上略遜,其校吏有功為侯者凡六人,而後為將軍二人。
李廣利雖然被常被詬病,甚至成了趙充國口中的戰力單位,但四次率大軍出擊大宛、匈奴,好歹也是帶出了一批人……或者說,是那批人讓李廣利能跌跌撞撞混跡十餘年。
商丘成、馬通、馬何羅等封侯,上官桀、趙充國亦算其舊部,軍官吏為九卿者三人,諸侯相、郡守、二千石者百餘人。
隻是打鐵還要自身硬,巫蠱之後漢武帝的恩寵一旦消失,看似龐大的貳師一係便分崩離析,上官桀和趙充國也與其撇清了關係。
“能做到帶著手下人封侯的,那便不是將,而是帥了!”
任弘已為兩千戶侯,立再大的功也不過是加戶數,加到萬戶兩萬戶去,但他希望下次大戰時,自己不必再作為軍中偏將,而能像五將軍一般,獨當一麵!
趙漢兒這一路立功頗多,斬首也足,關內侯幾乎是板上釘釘,隻差一個匈奴王首了,是任弘最寄予厚望的部下。
趙漢兒倒是不負厚望,半個時辰後,夜幕降臨前夕,前去追擊的輕騎出現在遠處,趙漢兒一馬當先,將一個綁了擱在馬背上的匈奴人拽下來,拖到任弘麵前。
“君侯,下吏未辱使命,先賢撣擒至!”
這是個頭剃禿留了辮發的中年人,細長的眼睛裡沒有往日的神采,若是最後時刻跟著部眾與任弘死戰,或許他還有直麵任弘的勇氣,可現在,先賢撣眼中隻剩下了頹唐和沮喪。
終究還是沒逃過。
任弘讓俘虜來辨認後確認是先賢撣,笑道:“先賢撣,還記得麼?三年前我放右穀蠡王過鐵門,欲使其歸於天山以北亂匈奴右地,結果卻被你殺了,奪其部眾王號。讓我計謀落空,你欠我一條命啊,今日便用汝頭顱來還,何如?”
不等趙漢兒翻譯,先賢撣抬起頭,竟用生硬的漢話道:“我願降!”
“西安侯,相信我,對大漢來說,一個活著的右穀蠡王,比死的更有用!我可以成為大漢招降匈奴的旗幟!”
確實,四角王之一的右穀蠡王若降服於漢,此數十年未有之事,確實將引發轟動,大漢朝廷或許還真能封他個歸德侯什麼的,做點文章,隻是……
“大漢收降過四角王的,當年,軍臣之子,左賢王於單為伊稚斜所敗後就來降了,封涉安侯。論尊貴論地位,你還能大過他麼?所以活的四角王投降已有先例,倒是死的尚無人斬獲!”
他也讓先賢撣死個明白:“先賢撣,因為你的緣故,過去三年,大漢在西域的士卒死傷不小,我那些在鐵門關的袍澤,甚至曾被你逼得吃胡虜肉,這筆賬,得先算清了。”
任弘一揮手,讓趙漢兒將驚駭的先賢撣按倒在地,頭擱在一塊大石頭上,接過那百煉刀,對準了他的脖子。卻細心地發現上麵有一處擦傷,遂微微皺眉,稍微挪了挪位置,然後高高舉起!
“大將軍說了,兵不空出,十餘萬騎出塞耗費巨億,長安北闕,總得掛點有份量的東西上去啊!莫怕,此刀極利,很快,我就能帶著你的頭,去看看橫門大街的繁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