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半夜宿醉醒來後,劉賀就察覺到不對勁了。
首先是石顯出宮後一整天都沒回來,劉賀好歹還記得自己和石顯做的“大事”,驚出了一身冷汗,想要找王吉商議,結果這時候才發現,溫室殿裡的人,幾乎被換了個遍:他僅剩的那二十餘名昌邑奴仆不見了蹤影,反倒是一群昭帝侍中近臣,對他禮貌而警覺,時刻盯著劉賀。
“朕要出殿!”
平日裡一呼百應的命令,今日卻不頂用了,那些近臣奴仆隻跪在溫室殿門口稽首,但任憑劉賀怎麼踢他們,都堵死道路不讓天子離開,氣得劉賀要拔劍斬之。
守著溫室殿的中郎將羽林監任勝過來,恭恭敬敬地告知劉賀,說長安有盜,為了天子安全,不妨等天亮再出來。
劉賀心中更涼了,心中猜到,要麼是石顯出事了,要麼是果如其所言,大將軍就要對自己下手了。
他就這樣在溫室殿裡呆坐到了天色大亮,宮婢從官還是如往日一般端來皇帝朝食,品類似過去一樣豐富,可劉賀卻一點吃不下。
而宮婢從官們也死死盯著劉賀,他如廁也要站進去聞臭味,怎麼趕都不走,因為大將軍昨夜讓人在未央宮戒嚴時就給任勝下了密令:“謹宿衛,勿令有物故自裁,令我負天下,有殺主名!”
大將軍要的,是一場乾淨利落,體體麵麵的不流血政變。
劉賀就這樣坐如針氈了一上午,才傳來了皇太後在承明殿,召皇帝去見。
在宗法上,劉賀是孝昭繼子,上官太後的兒子,大漢以孝治天下,諡號必加一個孝字,太後住在東邊的長樂宮,讓皇帝一月一朝即可,可今日卻特地來到未央。
“該來的還是來了。”
能見到朝思暮想的上官太後,劉賀卻一點高興不起來,他不再做無畏掙紮,隻默默穿戴皇帝冠冕——他有種感覺,這或許是最後一次穿它們了。
身上是玄衣纁裳,上衣顏色象征未明之衣,下裳表示黃昏之地。集天地之一統,有提醒君王勤政的用意。衣服上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紋,各有寓意。
而袞冕十二旒,每旒十二顆玉,以五彩玉為之,用玉二百八十八顆。
劉賀手背摸著身上光滑的纁裳,指尖輕觸眼前一旒旒價值百金的美玉小珠,忽然很想哭。
而在最後,他還將傳國玉璽連同綬帶一起,掛到了腰帶上,他昨天酒醉時也抱了一夜,始終不讓尚符璽郎取去和其餘五璽放一起,而他至少現在還是大漢天子,無人膽敢輕觸,更彆說搶奪。
這“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玉璽,劉賀想要捧到最後一刻。
坐在步輦上前往承明殿時,未央宮裡顯然是戒嚴了,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劉賀甚至遠遠看到,王吉和那二十餘名僅剩的昌邑故人一起,被一群張安世手下的郎衛羽林騎攔在殿外,王吉看到了劉賀,似乎想要突破阻礙過來,卻無濟於事。
“這是何意?立刻放了他們,隨朕去承明殿!”
劉賀最是護短,指著他們責問來接自己的大司農田延年。
田延年跪下道:“有皇太後詔,昌邑群臣不知禮,毋使至承明殿。”
劉賀大怒,連續發令,但田延年隻低頭不為所動,落魄鳳凰不如雞,劉賀的號令已沒有絲毫作用了。
“田延年,你想要謀反麼?”
田延年無對,隻抬起頭看了劉賀一眼,笑而不語,好似在說:“謀反的,難道不是陛下麼?”
這笑容讓劉賀毛骨悚然,想起自己作死讓石顯寫的東西,頓時不敢再斥,由著步輦載自己離開。他仰起頭,看到了陰沉沉的天空,還真如夏侯勝所言:“天久陰而不雨,臣下有謀上者。”
“真急啊,大將軍真急啊。”
後麵的事更證實了劉賀的猜測,他剛一進承明殿大門,身後的中黃門宦官便把持門扇,立刻將殿門合上。
劉賀一驚,再往前一看,卻見裡麵氣氛極其可怖,侍禦數百人皆持兵,期門武士陛戟,陳列殿下,而百官群臣畢至,個個沉著臉,有人低著頭好似在數地板木縫,有人同情地瞧了劉賀一眼,旋即挪開了目光。
而陛前,有大將軍大司馬霍光捧斬蛇寶劍立於側,皇太後上官氏則穿著上紅下黑的莊重盛裝禮服,外被珠襦,值得注意的是,她直接坐在阼上陳設的武帳之中——這是太後臨朝聽政的標誌!
“母後。”劉賀行禮,或是被石顯打過招呼,對今日場麵有所預料,他居然沒有嚇壞。
上官太後卻不搭理他,更沒有像往常在長樂宮那般,和顏悅色地讓皇帝免禮。
這位十六不到的小姑娘很清楚自己要扮演什麼角色,隻故作肅然,按照劇本對外祖父霍光道:“大將軍、丞相,讀奏吧。”
尚書令輕咳一聲,開始宣讀那長長的奏疏。
“丞相臣敞、大司馬大將軍臣光、右將軍臣安世、禦史大夫臣義、宜春侯臣譚、太仆臣延年、太常臣昌、大司農臣延年、宗正臣德、少府臣樂成、廷尉臣光、執金吾臣延壽……光祿大夫臣吉等頓首死罪!”
隻要是在場的,殿中每個人都署了名,如同投名狀一般,一旦開始,廢帝之事便再無回旋可能。
而劉賀,就隻能伏在地上,冷汗津津地聽著自己那些“罪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