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全西域一盤棋(2 / 2)

漢闕 七月新番 5641 字 10個月前

宋力田憧憬地說道:“立屯田於膏腴之野,列郵置於要害之地,馳節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

宋力田和孫千萬越說越歡喜,但任弘卻聽得越來越憂心。

詳細了解二人的計劃,果然是自己最擔心的方向後,一向喜歡種田的任都護卻搖著頭,堅決否決此策。

“不行,此舉用於西域,猶如飲鴆止渴!”

……

任弘花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告訴孫千萬和宋力田,什麼叫可持續發展。

“這孔雀河是條獨水,發端於鐵門,注入牢蘭海(羅布泊)。西域乾涸,水量有限,若是上遊的渠犁築壩截留用來灌溉良田,那流到下遊樓蘭城去的水必將大減,渠犁增多少地,樓蘭就會少多少地,於整個都護府而言何利也?若沒了樓蘭,渠犁縱能積粟百萬,也得不償失啊。”

若孔雀河水被大壩攔住,岸邊樹木被砍伐太多,水土流失加劇,恐怕會導致斷流,脆弱的羅布泊漸漸乾涸,下遊的樓蘭城水源枯竭,終將廢棄,淹沒於黃沙之中。

宋力田和孫千萬麵麵相覷,老孫覺得任弘想的太嚴重,卻不知道,這是曆史上真真切切發生過的事。

人口增長、過度開發,破壞植被,乾旱缺水沙漠化擴大,這是綠洲古城迅速消失的原因。樓蘭,這座神秘的城邦再過四百多年就會消失,羅布泊撐到兩千年後也將徹底變成死亡之海。

孔雀河改道斷流,是懸在樓蘭和羅布泊頭頂的一柄利劍,任弘還琢磨著如何阻止此事呢,豈能反去加速這進程?

他板起臉道:“宋力田,大漢在酒泉郡疏勒河邊屯田開渠,已使得敦煌變得更旱,一些湖泊由此漸漸乾涸,河西尚且如此,何況西域?”

所以任弘不但不會準許渠犁修壩開渠,反而會綁住他們的手腳,要渠犁和孔雀河沿岸的其他城池一樣,嚴格按照任弘在懸泉置抄過的《四時月令》來辦:春季禁止伐木、禁止獵殺幼小的動物、禁止捕射鳥類、禁止大興土木,夏季則禁止焚燒山林……

這是大漢成文的“環境保護法”,中原和南方是否該如何值得商榷,但敦煌和西域卻正需此重典。

任弘為渠犁定下的標準,可推而廣之到南北兩道三十六邦,毀掉綠洲文明的往往不是天災,而是人類自己的貪婪作死。

二十多年前就描畫的渠犁屯田之策,本以為朝廷改弦更張可以重新推行,不曾想卻被任弘徹底否定,宋力田有些氣惱,蹲在田埂邊上有些賭氣,說道:

“那渠犁便永遠隻能養活三四千人了,大都護,老朽說句糙話,你這是因噎廢食,是活人被尿憋死!”

任弘也沒辦法啊,西域便是如此殘酷,否則為何到了後世南疆人口依然如此稀少?而氾勝之為大漢關東地區量身打造的區田法,也無法用於西域,你指望渠犁人和中原農夫一樣勤快?而戍卒半兵半農,也不可能將全部精力投在地裡,人力不足難以維持精耕細作。

所以任弘為渠犁開的藥方便是……分流人口。

任弘叮囑孫千萬:“渠犁每年都要統計土地與戶口,可開墾的田地定為千頃,口為五千人,一旦超過此數,便要遷徙一些人家去天山以北了。”

天山以南乾涸貧瘠,各個綠洲人口卻在不斷滋生,在大漢為西域帶來和平後,連消滅人口最妙的辦法:戰爭,都沒法打起來了。

天山以北資源豐富些,從中原移民太遠,也不太有人願來,倒是可以從綠洲城邦送些溢出的人口去。

如此一來,大都護統轄天山南北便派上了用場,過去各邦是相互獨立的,匈奴人隻管勒索糧食和奴隸,對他們的內政不會加以乾涉,各邦以鄰為壑,隻管自己農業灌溉足夠,而不管下遊死活。

但大漢進入此地後,將三十六邦納入都護府管轄,好比將他們捏成了一個聯邦,統一於大漢,軍事外交皆交由都護代管。

平日裡清點戶口勝兵造冊上交,遇到戰爭要征兵聽從都護調遣,一方有難,都護便帶著八方支援。不得私自與匈奴、康居等外邦往來,這些事是傅介子在任時打好基礎的,倒是省了任弘不少事。

所以在可持續發展上,任弘決意要讓全西域一盤棋,不管是漢軍屯田點,還是綠洲小邦,誰也彆想做那匹害群之馬!

處置完渠犁後,皂纛黃旗再度出發,沿著孔雀河這條戈壁沙漠中唯一的生命帶南下,打算前往樓蘭,那是任弘平步青雲的起點,也是他當上都護後,交給朝廷的第一個政績。

“樓蘭是西域第一個內屬的城邦,大縣為令,秩六百石,小縣為長,秩四百石,有蠻夷曰道。”

任弘笑道:“且去看看那位‘黃道長’這幾個月做得如何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