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江西老表(1 / 2)

漢闕 七月新番 5954 字 10個月前

.,

本始四年冬十一月,西域輪台城,任都護今日哪都沒去,花了大半天功夫,在府邸慢慢寫著一封長信。

“良人給誰去信?”

瑤光抱著女兒過來瞅了一眼,雖然有傅姆女婢,但瑤光還是喜歡與孩子親近,她和任弘的女兒是九月初生的,跟天天撒潑的兒子相比,總是安安靜靜仿佛永遠睡不飽的閨女簡直是天使。

“張敞張子高。”

任弘回首笑道:“九月初,皇長子不是被封為豫章王麼?雖年紀太小暫不就國,但天子也除張子高為豫章國相,南下治豫章之政,張子高說都怪我三年前倡議封諸侯王於南方,才有今日之事,便賴上了我,非要我支招,給他出些治豫章的主意。”

張敞也深知他這趟赴任不同尋常,在信中以曹參相齊而自比。

作為列侯中戰功排名第一的曹參,在漢初時卻被打發到齊國為相,而第一代齊王劉肥乃是劉邦和曹寡婦的私生子,不太受呂氏待見,劉邦便早早打發庶長子到齊國,一來離長安足夠遠,二來齊為十二之地,非親子弟,莫可使王齊矣。非在張敞看來,這局麵倒與今日十分相似。

張敞也是少了點想象力,在任弘看來,那皇長子最後或許不會成為劉肥翻版,反而會重蹈孝武皇帝之事。

“孝武在景帝四年,複置膠東國時被封為膠東王,然年幼未就國。”

“過了幾年,栗太子廢,而孝武遂立為太子,膠東國除!”

任弘頗知皇帝為人,清楚他對許平君的深情,定會愛屋及烏,對皇長子十分重視,眼下刻意遠封,隻是故意疏離好加以保全。但若是霍光走的早,皇長子說不定連封國都不必去呢!

但張敞沒想到這點,他琢磨的儘是如今好好治理豫章,為幾年後皇長子就國打下個好基礎,十分誠懇地在信中向任弘求助:

“曹相國厚幣請膠西蓋公,用黃老之術治齊,九年而治齊,齊國安集,大稱賢相,敞當以何法治豫章?還望道遠教我。”

他卻是問對人了,沒有人比任弘更懂開發南方。

雖然這一世他連淮河以南都沒去過,但並不妨礙任弘給張敞提出些跨時代的主意。

張敞先前擔任過兩年揚州刺史,不算剛封過去幾年,幾近白手起家的東甌、閩越兩個諸侯,刺史部最初六個郡國裡,九江郡、廬江郡和六安國在江北,是傳統的淮南之地,早就被楚人開發了數百年。

而江東的會稽和丹陽,也是吳越時代就經營的沃土,會稽郡人口超過百萬,不亞於中原大郡。

唯獨豫章墊底,會稽分出東甌閩越後,豫章麵積排一躍成為揚州第一,戶口卻僅在第五,按理說與丹陽會稽緯度相同,氣候也相近,並非窮山惡水之地,之所以開發遲緩,還是吃了地理上的虧。

說的好聽點是控蠻荊而引甌越,有水陸四通之便,說難聽點就是吳頭楚尾,哪邊都不沾,吳楚之間的往來,基本通過大江航運進行,完全繞過豫章根本不是問題,來自北方的移民都湧向會稽丹陽,極少有人會到豫章。

除了漢武帝滅南越東越時曾作為進軍基地外,豫章幾無任何存在感,等到戰爭結束,東甌閩越被放棄,交州那邊也從長沙走靈渠更方便。豫章又成了被遺忘的土地,大漢阿卡林。

這次機緣巧合之下,皇長子封於豫章,或許便是這片被忽視的土地完成崛起的最好時機!任弘後世很喜歡江西老表。

豫章地廣人稀,但前年的旱蝗以及今年的關東大地震,帶來了十多萬災民,安置災民遷徙由官府主導,豫章封國,應會有意思地遷過去一批。

而豫章若依然如先前那樣飯稻羹魚,靠種地是沒法出圈的,還得有些殖產興業的舉措。

“或許可以種點經濟作物。”

任弘如此琢磨,但也不知為何,他居然沒想到種甘蔗榨糖!

隻念起這幾年在他讓盧九舌不餘遺力推廣下,漸漸走出巴蜀,為世人所接受的茶葉——在漸漸做大做強的香鋪裡,來自蜀郡的茶餅是和孜然香料一起捆綁銷售,目標客戶依然是三輔貴族富豪們,也隻有他們會吃肉吃到腸胃不適,這年頭血脂高可是富貴病。

而豫章多丘陵,氣候濕熱,也很適合種茶,任弘曾讓盧九舌派人到南方調查,羅列各地茶種,發現豫章亦有不少野生茶樹,到了後世江西亦是許多名茶的產地。

但這招成效極慢,還得有投入人力物力就能聽到響的產業……

後世景德鎮就在江西,但以任弘對大漢的了解,知道後世的各類瓷器即便提前幾百上千年燒製出來,也根本流行不起來。

無他,因為每朝每代都有它獨特的審美風尚,漢初時傾向黃老清靜無為,簡樸是主流。

可在漢武之後,民風大變,繁複華麗再度成為主流。儒生們在鹽鐵之會裡就吐訴過這種古今之變:

“古時候,衣服器械簡樸,以實用為主。如今民間雕琢不中用之物,刻畫玩好無用之器。玄黃雜青,五色繡衣,百獸馬戲鬥虎,奇蟲胡妲,應有儘有。”

“古時候,庶人器用竹柳陶匏而已,如今富者銀口黃耳,金杯玉盞,處處雕文彤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