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漢闕最新章節!
匈奴人或追擊烏孫,或駐馬於隘口處做進攻前的準備事宜,磨一磨刀,調試下弓箭,等大單於安排進攻先後順序,駝城中的漢軍也敲響了中軍鼓,召眾校尉到駝城中央將軍旗下彙合。
一路上,樂觀的孫千萬一直在說他每次都被任弘所救之事,可他身旁的鄭吉和奚充國卻笑不出來,和過去曆次戰役不同,這一次,他們是孤軍作戰,可依仗的還不是鐵門、達阪那樣的堅固要塞,連赤穀木頭城都欠奉,隻有一群死駱駝的肉身……
至於西安侯和趙充國將軍,算算日子,現在可能還在一千裡外的單於庭附近,察覺匈奴用意後立刻西進,也有些日子要走。
所以,他們得在駝城守幾天?五天、十天還是半個月?
“守這麼久,我可能在被胡虜射死前,就被橐駝臭死了。”鄭吉作為會稽人,可以接受魚蝦腥味,卻對牲畜體味實在是難以忍耐。
眾人抵達時,發現小月氏王狼何已先到了,而傅介子則盤腿坐在插旗的車上,讓親衛替他剪身上甲衣的罩衣布麵。
甲外蒙罩衣布麵,是任弘吸取高昌壁之戰教訓後讓人所製,在吐魯番那種平均溫度動輒40+的地方,漢軍的鐵甲在西域烈日炙烤下會變得極其滾燙,套上仿佛置身火爐,汗如雨下,實在是太耗體力了,蒙上一層麻布罩衣後稍好些。
年初時,傅介子趕赴北庭西域將兵時,還帶來了一批大司農鐵官製作的新式鎧甲數十套,分發給曲長以上將吏,皆蒙罩衣布麵,用的是土黃色的布,一來此乃漢德之色,二來可以讓他們和沙漠、大地融為一體,避免將領穿得太過拉風被敵人射雕者所殺。
但今日,傅介子不需要這種好意。
棗黃色的布麵一點點被割下,露出了裡麵不同一般鐵紮甲的色澤,除了打磨過後隱隱有光的一千多枚魚鱗狀甲片緊緊編綴在一起外,這甲在最容易中箭的前胸後背處,還加了金屬圓護,打磨的極光滑,頗似鏡子,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這是大司農突破技術瓶頸,發明灌鋼法增加了鋼產量後的產品,過去百煉鋼太過稀有,隻舍得用來鍛造將領的刀刃,現在產量增了五倍不止,便開始讓軍中勇士也裝備這鋼刃環首刀或鋼製的矛頭。
甲與兵,素來是自相矛盾的關係,相愛相殺互相促進進步,隻有出現需求,才能引發換代的動力。神農之時,以石為兵,古人多是光著上身硬扛,三代時當敵我都使用銅劍後,不得不改為厚皮甲。進入鐵器時代鐵兵器成了標配,皮甲頂不住時,鐵劄甲應運而生。
如今兵刃又邁了一步,甲胄自然也不能落下,於是便以灌鋼法所製之精鐵鑄鍛成金屬圓護,加於魚鱗襦甲之上,遂成了一種新式甲,以圓護打磨有光,西安侯取“見日之光,天下大明”,稱之為明光鎧。
東漢曹魏才會有的明光鎧,遂提前兩百年問世了。
傅介子與諸校尉皆著明光鎧,罩衣剪開後,這被雪藏的鎧甲肆無忌憚暴露在陽光下,簡直是光芒四射,鄭吉等都勸傅介子勿要如此,在流矢紛飛的戰場,領軍大將身著光芒四射的明光鎧,必定成為敵人的眼中之釘,肉中之刺,匈奴軍中射雕者可有不少。
“胡虜看得到我不要緊,緊要的是,士卒得看到我!”
傅介子獨臂扶著劍,堅持如此,陷入如此窘境,軍心有些動搖,傅介子需要讓在前方作戰的士卒回頭時,一眼就能看到自己!
將為三軍膽,朝不保夕的戰場上,除了大將,誰還能給予士兵們勇氣呢?
他也沒耽誤正事,點了諸校尉,安排他們作戰事宜,請小月氏人引弓還擊,今日箭矢倒是不缺,直接從駱駝身上紮著的“草”拔就行,讓矮個的鄭吉帶矛兵位於,身子長大擅長使弩,現在也沒有騎兵可帶著衝出去的奚充國帶著弩兵位於其後。
鄭吉出了個主意:“不如讓士卒將箭矢弩矢沾地上駱駝糞,可使虜中箭後傷瘡難愈,潰爛而亡!”
這點子夠毒,傅介子同意,又讓孫十萬帶著戈戟和刀盾兵準備匈奴衝入後的混戰——漢軍弩矢雖猛,但這矮矮的駝城不比險塞烽燧,能否擋住匈奴十萬騎兵圍攻還是個問題。
咚咚咚!
話還沒說完,外圍就響起了陣陣急促的鼓點,緊接著響起的,是震得腳板底能感受到大地顫動的馬蹄聲。
單於的大軍已經緩緩壓了過來,分左右兩隊繞駝城,黑雲蔽日。
看得出來匈奴人很著急,這是要四麵八方進攻,一鼓作氣拿下他們的節奏啊!歸師勿遏,這次傅介子卻是低估匈奴人,犯兵家大忌了。
晃著一身反光的明光鎧,傅介子獨臂撐著佩刀起身,他不好作揖,便以刀身擊打明光鎧胸前的圓護,金鱗叮當作響,義陽侯仿佛黑雲繞城時,那唯一的光芒!
“諸君。”
“這一回,真得拚命了!”
……
燕然山以東九百漢裡外,在單於庭和蒲奴水撲了個空的兩路大軍彙合於餘吾水以西(土拉河)的草原上,任弘和趙充國交換情報後,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進軍路線靠西的趙充國顯然要比在姑衍山撒野的任弘更了解情況:“老夫派斥候追至西方兩百裡外安侯水上,仍不見胡虜大軍,隻逮到了掉隊的牧民和牲畜,說單於主力已西行多日,算算日子,再慢也到燕然山隘口了。”
這趟西遷,匈奴是頂著沿途可能損失十一之人,十四之畜的犧牲上路的,這位虛閭權渠大單於,非常人敢為也,確實較他那死鬼哥哥有魄力。
如此一來,偏師西路軍恐怕要麵對單於主力,任弘心中不免多了幾分焦急,那邊可都是他的舊友袍澤,傅介子的兒子傅敞更是連連請戰,希望讓他帶著前鋒先行。
“西方局勢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