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昨夜徹讀西安侯所著《春秋左傳正義》,獲益良多啊,此書果然博大精深,石渠閣中辯論隻見一其一角,連皇太子都連連稱讚。”
劉詢與任弘相對而坐,像極了十多年前,他初繼位,而任弘將趕赴西域做都護,二人的那次談話,任弘的那封錦囊,其中有諸多妙計,幫劉詢坐穩了帝位,讓他至今難忘。
可現在,劉詢滿腦子想的,都是應如何讓任弘主動放棄左傳立為官學,並探出其心中所想,了解他究竟想做什麼?
任弘倒是開門見山:“臣及冠後方學五經,然受益良多,略有所得,不想竟能著書立說,如此粗淺之學,唯望能為陛下所用,對了,臣今日入宮,還有一物要獻上。”
金安上先前已經為西安侯捏了一把汗,此刻捧著那物過來給皇帝過目,卻是一塊木板。
卻是紋質細密堅實的木材,看顏色質地應該是棗木,木板上一麵用刀一筆一筆雕刻成許多陽文,每個字的筆劃突出在板上,就像大漢朝從官吏到個人,幾乎人人在用的印章一般。
這卻是任弘前年便募了天下各處知名印工數十人,在西安侯國鼓搗出來的雕版印刷術——此事較為機密,知者不多,不然有些人說不定會彈劾任弘“私刻帝璽”呢!
“和印章一樣,刷了油墨,便可在紙上印出一篇文章來,其速十倍於手抄,且隻要將雕版檢查周全,便不會有錯漏出現,所印每篇如出一轍。”
大漢朝是律令國家,頒布律法最麻煩的地方,就在於每一篇都要手抄,錯字是不可避免的,而漢字又如此神奇,一字之差足以影響意思和量刑,所以每年各郡都要派人來禦史府開會,核對律令。
而有了雕版印刷後,自是方便不少,任弘講述了雕版的原理,還不止是律令,天子的詔書,曆法等,都是需要傳於天下十三州三都護一百多郡數百個縣,幾千個鄉邑的,雕版自能大顯身手。
“自此之後,漢家之製詔、律令、農書、曆法,皆將班於天下矣!”
“難怪卿所撰《正義》數十本亦如出一人之手。”劉詢了然,他已經猜到了是西安侯鼓搗的新技藝,今日方知竟是用了司空見慣的印章之技,但除了西安侯,誰又能想得到呢?
想到這,劉詢更加感慨,心中暗道:”昔日魏惠王與齊威王比較各自寶物,魏惠王說,他有夜明珠十枚,能照得十二乘車內外通明。然齊威王卻舉了他的四位賢臣。檀子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泗上十二諸侯皆來朝。盼子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黔夫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餘家。種首備盜賊,則道不拾遺。此四臣者,將照千裡,豈特十二乘哉!“
“而西安侯亦如朕之寶,朕之太白星,懸於空中,能照萬裡!”
這也是劉詢無奈的地方,西安侯的光太耀眼,若是不壓著他暗淡些,這大漢朝,就是二日同輝了。
而左傳等,便是任弘隱於天幕後,也在散發的光芒,這讓劉詢唯恐自己落下後,他會立刻成為新的太陽。
不過話雖如此,在任弘直接獻上雕版之術後,劉詢心裡舒服了一點。
看來任弘確實沒有藏私之意,隻是先露一手,讓劉詢明白:“臣有能耐讓《左傳》傳於天下,大興於民間,但臣終究還是將做此事的權力,交到陛下手中!”
畢竟是多年的老朋友,他們既合作又鬥爭,很多事不必開口說,通過細節和小動作,便能明白對方的打算。
既然任弘退了一步,劉詢也投桃報李,繼續方才的話題:“昨夜石渠閣論春秋三傳異同後,皇太子獨喜《左傳》,太子太傅忠節正侯已逝,太子獨有授《論語》《孝經》之少傅,朕欲聘西安侯為皇太子師,何如?”
他希望君臣相宜,像高皇帝和留侯一樣,善始善終,所以劉詢希望任弘能接下這個差事,回到自己規劃的那條路上。
在劉詢的規劃裡,任弘可以做太子師,將《左傳》教授給劉去疾,但此學說暫時不可立為官學。任弘還要完全交出雕版印刷,不可私印書籍,等二三十年後,劉詢百年之後,太子成年繼位,任弘也逝世了,左傳方能大興。
劉詢甚至能讓任弘死後成聖,讓他的地位堪比召公,任氏家族能和周朝的魯國一般,與國同休!
但讓劉詢失望的是,任弘竟拒絕了!
倒是沒有說什麼才疏學淺之類的話,而是劉詢沒想到的借口。
“陛下,能為皇太子師,臣自是求之不得,但臣怕是沒時間了……”
西安侯得了惡疾性命不久於人世了?劉詢且喜且悲,皺眉道:
“卿此言何意?”
“十六年前,元鳳三年(公元前77年)時,臣還在懸泉置做小吏時,聽人說起傅公事跡,便投筆於地,發了一句豪言。”
“大丈夫無它誌略,猶當效博望侯、傅公,通絕域,立大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劉詢知道這句話,而任弘還真實現了當年吹過的牛。
“時至今日,臣已封兩萬戶,奉陛下詔滅匈奴,位大司馬驃騎將軍,此布衣之極,於弘足矣。”
任弘避席而拜,發自肺腑說道:“然臣終究未能儘通絕域,如今海西大秦國銳意東征,儘並海西諸國,又屠本都、條支為郡縣,兵臨安息。”
“臣唯恐他日此國終為大漢之患,願效博望侯之事,為大漢持節使於安息,說安息王,合縱蔥嶺以西諸邦,共同抵禦大秦,彌外患於四夷,而大漢省兵革之費,無黎民之災。“
劉詢一愣,搖頭道:“出使安息,與安息王盟,一中郎將足矣,需要朕的大司馬驃騎將軍親自去?殺雞焉用牛刀!”
任弘垂首:“還得探聽大秦虛實,臣恐一般使者不能行此重任,陛下豈不聞?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
劉詢曾經不吝以最好的最壞的可能,設想過任弘的打算。
卻萬萬沒料到,他會選這條路。
是以退為進麼?但又不太像,如此一來近年諸多事也說得通了:西安侯是忙著跑路,所以才急不可耐地要儘快讓左傳位列官學。
而且以劉詢對任弘的了解,這恐怕不是簡單的出使,而是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