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愛哥譚市。
包括雙麵人、黑麵具、企鵝人、稻草人……包括蝙蝠俠、紅頭罩、羅賓……包括……好吧,包括很多很多人,也包括作為哥譚本地人的電影畫師,以及負責考證每一條街道真實性的助理,因為他們的考據,電影世界的中心大道和哥譚市真正的中心大道幾乎一模一樣。
銀行頂部的滴水獸盤旋一圈,在細雨中回到自己的應有的位置,像個簡單的裝飾。
“但它其實不簡單,”薇薇蹲在蝙蝠俠的披風下麵躲雨,指給他看,“那是這個空間的錨點。”
為了方便解釋什麼是“幻想鄉”,薇薇用一句“這是個特殊的電影空間”搞定了蝙蝠俠。
幻想鄉是一個虛擬的場景,需要綁定一個錨點,場景必須覆蓋在係統出品的道具上,而滴水獸恰巧符合條件,薇薇近完成綁定,但是——
“但是我說的是現實世界的滴水獸,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這個空間中恰巧位於同一個位置的滴水獸,破壞它毫無用處,”薇薇補充了一句,“最好彆讓它看到我們。”
“因為它受到幽影蝙蝠的控製,”蝙蝠俠沙啞著聲音說道,“……電影中我的同位體。”
——由他親自操刀魔改出來的角色。
他和薇薇現在正位於銀行不遠處的小巷中……電影中也在下雨,這個電影全程都浸潤在雨水中。
而他們麵臨的問題是,他們不知道電影中的時間節點——
一部兩個多小時的動畫電影自然不會隻拍兩個小時的內容,而是會用“時間加速”大法省略掉不必詳講的訊息,從艾琳被滴水獸帶到韋恩塔開始,到玫瑰完成願望結束,總計七個小時,時間為夜晚十點到第二天五點左右。
電影不會明確提出時間點,因為那是沒必要的無效信息,在大結局的時候讓太陽出來一下暗喻“光明”就夠了,不過布魯斯的記憶力超乎尋常,而電影十分考據,他從自己的記憶中翻出了時間點,現在是電影中零點左右。
“艾琳”和滴水獸剛離開韋恩塔,前往母親所在的舊房子。
“我也不知道空間的出口是什麼,”薇薇攤手,“不然我們分開吧,你去找艾琳,我去找玫瑰,我覺得這兩者都有可能。”
她說的是真話,進入空間之後,她與其他人一樣公平地困在了這裡。
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因為薇薇並不是一個人,她還是安娜·艾萊克,貝拉·貝蒂文與黛絲·戴蒙德,這能做到的就多了。
蝙蝠俠搖搖頭:“不是現在。”
……為什麼薇薇會和蝙蝠俠站在一起呢?其實距離她使用幻想鄉並沒有過多久。
在薇薇用出【幻想鄉】後,為了降低影響範圍,不把無辜人士也帶進來,她設定的範圍隻有這條中心大道,被帶入的隻有被雨淋濕的人,這包括埋骨鎮奴隸叛軍,自然也包括緊身衣義警們,想必現在芭芭拉已經發現他們失聯了。
而失聯是雙向的,恰巧蝙蝠俠的位置距離她非常近,雖然周圍和真正的哥譚市也沒什麼區彆,但蝙蝠俠必定意識到了問題,他第一時間找上了薇薇。
他們正巧一同看到了遮天蔽日的滴水獸從空中飛過,有的滴水獸落在建築上,明顯在監視周圍,有的則借著陰影與雨水的遮蔽巡視著這個城市,然後,意外發生了。
係統道具的作用範圍不包括電影中的哥譚市,如果奴隸叛軍還在哥譚市,看到滴水獸在天上飛不會有任何感覺,潛意識會忽略異常並尋找借口,可在電影世界觀裡“天空中的滴水獸就是不尋常的怪物”,電影劇情中有艾琳與滴水獸相親相愛,自然也有警察對著幽影蝙蝠操控著的滴水獸射擊,所以所有人在這一刻的反應與電影中人的反應一樣。
好好的一座城市,為什麼石雕會飛啊?
當人群發出此起彼伏的尖叫時,奴隸叛軍們認定任務可能要失敗,幾千人從躲藏的地方出現,向街道中心彙合,然而他們把車裡的人扯出來,卻並沒有發現本該在這裡的議員。
——議員們又沒有淋雨。
他們拉出來的是電影世界的土著路人們,街道發生了騷亂,這畢竟是宣傳電影,警察抓女主艾琳時總會湊巧失敗、“晚來一步”,可抓捕其他人時速度要多快有多快,當時蝙蝠俠正巧找上薇薇,如果不是他們躲得快,早就被一起帶走了。
兩人躲在小巷裡,看著一輛警車出現,逮捕了幾人,又是一輛警車出現,逮捕幾人,又是一輛……
到最後,薇薇迷茫道:“哥譚市有這麼多警車嗎?”
讓薇薇最為為難的三千多人居然都被警察抓走了,他們造成了騷亂,成功傷人,大批人被送往醫院,但並沒有致死。
哥譚市當然沒有這麼多警車,GCPD也沒有那麼多臨時牢房——這簡直像是個隱藏的“規則”:在這裡,隻要意圖違法,一定會被逮捕。
而且哥譚市也沒有那麼多警察,薇薇覺得有些警察的麵貌甚至很眼熟。
蝙蝠俠發現了端倪,說:“電影中出鏡過的角色是有限的,即使隻是在畫麵的角落,加起來最多二三百人,而這些警察們正輪流使用出境過的臉……”
他頓了頓:“路人也是這樣。”
外貌公用嗎?
“不全是,”蝙蝠俠說,“沒有出現艾琳與艾琳的父母的臉。”
“這代表著……”薇薇沉思,“在這個空間裡,他們也屬於特殊的存在?為了不讓觀眾‘認錯人’嗎?”
在明暗交錯的光芒中,一輛警車飛馳而過,路過小巷時卻選擇了減速,隻為了不濺起路旁的積水,透過車窗,兩人看到車內坐著被逮捕的羅賓。
薇薇:“……”
蝙蝠俠:“……”
薇薇猶豫了一下:“我去找找夜翼吧。”
她現在相信隱藏規則“警察除了抓不到電影劇情中的角色,其他罪犯都能迅速逮捕”這回事了,那麼一直沒出現的夜翼就顯得有些危險。
蝙蝠俠沉吟了一會兒:“我去GCPD,一個小時後無論是否找到夜翼,我們在GCPD後門集合。”
薇薇點點頭,一轉身,蝙蝠俠的身影已經消失了。
她愣了下,判斷一番方向,並沒有去夜翼所在的位置,而是選擇了前往相反的方向……方向的儘頭,是公園湖。
……
蝙蝠俠從建築的陰影中出現,他盯著女孩原本所在的位置看了會兒,然後迅速更換了自己的裝備,脫下戰甲,他就從蝙蝠俠變成了布魯斯·韋恩。
在發覺警察數量的不對勁之後,布魯斯就意識到,要在這個電影空間中生活,武力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對電影劇情的了解程度,不僅僅是表麵了解,還要知道這個電影深層次想要表達的內容。
“警察必定抓捕罪犯”就是因為這部動畫電影想要對哥譚市做出正向宣傳,而按照這個思路,布魯斯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作為投資者,他知道某些一般人不明白的內情,電影有第二部的拍攝計劃,其中“布魯斯·韋恩”是重要配角。
而這部電影中,“蝙蝠俠”並不是布魯斯·韋恩,在這個世界中,“韋恩”隻是個普通的企業家、慈善家,這也是為了把現實中的布魯斯踢出蝙蝠俠真實身份的懷疑列表,布魯斯是布魯斯,蝙蝠俠是蝙蝠俠。
所以,布魯斯猜測,自己可以假扮一下這裡的“韋恩”,在這個時間線中,“韋恩”與新的女伴去其他城市旅遊了。
果然,憑著韋恩闊佬的身份,即使他現在身無分文,也成功刷臉走進GCPD。
“那個穿著緊身衣的孩子為什麼會被逮捕?”
電影世界觀裡沒有羅賓的存在,蝙蝠俠也不是義警。
“破壞公共設施,”警員一邊登記一邊隨口答道,“一開始我們都沒發現,抓到他之後才發現他破壞的不僅僅是中心大道上的消防栓,現在外麵那麼忙,居然有人還穿著奇裝異服影響我們辦公……韋恩先生,你最好在這裡待一會兒,小心天上,不太平靜……怎麼連石雕都會飛了……”
桌上的甜甜圈散發著甜香味,咖啡杯還是溫熱的,GCPD和往常也沒什麼不同,然而這樣的GCPD自然塞不下三千人,他借口那個被抓的孩子是“朋友家的小孩”進入了拘留區,剛走進走廊,他的麵色便微變。
平常隻有二十米長的走廊一眼看不到頭,可沒有任何人覺得有問題。
提姆當然不會被隨便逮捕,布魯斯猜得出來,他們的目標是地下城市的奴隸叛軍,而提姆以“罪犯”的身份混入GCPD,就是為了探索這個世界的規則——被關押後會關在哪,能否越獄,這些奴隸們是怎麼想的……等等。
布魯斯走過去,奴隸中沒有人認識他,他用眼神詢問提姆是否需要保釋,而提姆隱晦地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