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七十年代巧媳婦13(1 / 2)

二哥三哥兩家的動作都不慢,主要是為了孩子上學的。

趕在九月開學之前,家都搬過來了。

讓楚然非常無語的是,一家雇了一個拖拉機,把家當都搬過來了。

被褥啥的帶過來那很正常,能理解,可那農村用著方便的長條板凳也拿過來能乾啥?還有那老式的大衣箱子,裡麵都能躺個人的,當地農村幾乎家家必備的,用著方便,可拿城裡來,多占地方啊。偏老人說啥也舍不得扔,本來都給做好的床不用,把那個櫃當床用,在上麵放個床板,人家就那麼睡。

還有又是炕桌又是地桌的,那炕桌是真的沒處用去。還有碗櫃,連個門都沒有,就幾塊板釘了一下,再掛個布簾子。也都帶著。

最讓人不能理解的,為啥要把鋤頭,柳條筐啥的都帶著呢?

聽那意思,吳家兩老還一個勁兒的念叨著,秋收完把糧食都拉過來,當口糧。

您也不想想,如今分了地,能打上萬斤的糧食,交完公糧還得剩下好幾千斤呢,就那麼大的地方,放哪啊?臥室都當糧倉用嗎?這是怕家裡不來老鼠還是怎麼滴?

老人就這樣兒,你還沒法說。看肖老爹那意思,還覺得他三兒子家這樣兒,才是正經過日子的,和吳老爹可有話聊呢!倆老頭兒倒是有伴兒了,天天跟一塊兒嘮嗑看葉子牌。

楚然就特慶幸,得虧自家婆婆不是那樣兒的,要不然她得瘋了。

自家婆婆那是活兒乾不了多少,但你怎麼過日子,在外人看來多敗家,她都不會那麼覺得。

像是現在,一個樓梯,門對門住著,對麵鋤頭板凳的放了一陽台。自家這邊兒,大陽台上放著三層的架子,最上一層擺著和幾十盆花草,中間一層帶拉門的,可以放雜物,最下一層帶著架子,可以掛小衣裳,棚頂也有大的晾衣架,可以晾衣服。陽台再沒放彆的東西。

客廳裡又是博古架又是百寶閣的,再加上三麵的木沙發和茶幾,就放不下彆的了。那沙發上都是老太太自己做的漂亮的墊子和背靠,身上衣服不乾淨都不敢往上坐的那麼好看。廚房裡也是,滿的櫃子架子,台麵上就放著兩個灶兩個鍋和一個電飯鍋,再啥都沒有了,乾乾淨淨的。廚房連著餐廳呢,放著六人的跟沙發配套的舊椅也是講究。連廚房的小陽台上,放著兩個瓷米缸,還有專門放菜的架子。

臥室更講究,老兩口那屋裡,是個老式的雕花楠木架子床,帶著白底碎花的床簾,櫸木的大衣櫃,楠木的矮櫃還有紅木的梳妝台。

唯一不和諧的是一個原木的嬰兒搖床,是師父順手做出來,給孩子用的,老太太非讓放她屋裡,說孩子歸她哄。

除了這個,那屋裡,基本是按她小時候的閨房樣子布置的了。

哦,對,還多了一個小圓桌,中間養著一盆水仙,還放著乾果,瓜子花生糖果啥的零嘴。

主臥是現代中式,沒婆婆那屋那麼古典,床是師父自己做的,大衣櫃化妝台啥的都是買了舊的,但被楚然用空間裡原來的東西換了一下。置物的架子也是師父做的,還做了飄窗,養著靈雨水澆的蝴蝶蘭。

最小的房間,孩子還沒生,幾年也用不上,而且上學之後要常住勝利路那邊,這間就改成了書房,帶個單人床,也能住。書都是機械類的,師父這兩年對外可是很努力的在“補課”,人家現在雖然沒學曆,但不是沒文化了。

吳家兩老就搬家那天來了一趟,再說什麼也不過來了,說不習慣,沒地方下腳,老太太眼睛不好,隻說屋裡太香了,她都不敢大口喘氣兒。

二嫂家在二樓,沒老人,帶得東西沒那麼純樸,可也沒強多少,飯桌碗櫃啥的也都帶著呢。除了床是新做的,基本都是舊的。跟客廳那古董沙發一點兒都不匹配。

四嫂家好多了,他們成家就在城裡了,之前加蓋那小屋,也放不了多少東西,拿過來都能直接用的,又填置了一些。好歹看著像是樓房該有的樣子。

搬完了家,孩子也送上學去了,肖老爹負責接送。

二哥三哥就開始張羅著開業了。

鋪子一直沒租著。

但又急著掙錢,就先租了民房,那磨豆腐不得有地方嘛。然後買了一輛三輪車,先流動著賣,剛開始一天兩盤,沒一會兒就賣完,越做越多,二哥乾活不惜力,最多的時候,一天能做十盤,賣到下午才回家。能掙二十塊錢。但這樣,他一天隻能睡兩三個小時,人是熬不住的。穩定了每天做五盤,不太熬,一天也有差不多十塊錢的收入,一個月頂他之前在漁場小半年的,城裡開銷大,去掉開銷,也頂他以前乾三個月。

三哥家的麵館不能流動著賣,人倆也有招兒,去批發市場,那邊兒人流大,攤臨時的路邊攤子。早上三輪車把爐子炭鍋啥的都帶上,再帶個案板,材料一並帶上,醬鹵提前在家裡熬好,麵條也提前都擀出來,到地方現煮就好。兩毛錢一碗,生意也很不錯,一天也能掙五六塊,兩口子乾勁兒特彆足。

流動著都能掙這麼些,有鋪子肯定掙得更多,還方便,都急得不行,到處打聽合適的鋪麵。

楚然肚子月份漸大了,店裡她開始培養裁縫,做衣服其實沒那麼難的。手巧有基礎的很快就能上手。樓上買了十台縫紉機,她出圖紙,沒有人上門做衣服的話,也不休息,全做標準尺雨的成衣,放在樓下賣。一樓成衣店雇上兩個售貨員,都是口齒伶俐會說的,再雇個店長,管總賬,她不用總去的。

隔壁的家具店,師父也是大撒手,石井子是木匠村,肖家堂兄弟好幾十個,前麵堂兄弟排行靠前的,兒子都比他年紀大。找上幾個關係好的,再帶上村裡手藝好的幾個木匠,就能把架子支起來。再在貨站旁邊買塊空地,方便運木頭,簡單的蓋個廠房,就能乾活兒。這會兒的家具樣式也不多,賣得最火的就是組合櫃,年輕人結婚,條件允許的,都會買上一套。再就是床了,床農村是不買的,平房也都是炕,就是住樓房的才會賣。其他書架茶幾沙發啥的,走得都很慢。訂貨了現做都來得及。主要就是各式的組合櫃掙錢。

師父隻給出圖紙,再把一把成品關,店都不怎麼管的。給了牽頭最有威信的那個堂侄子三成的股份,所有事情都是交給他管,那人也乾得很開心。

廠裡也輕鬆一點了,新學期開學之後,恢複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開始畢業實習了,零件廠的技術科分了兩個,總廠技術科分了十幾個,大廠嘛。這些都是真正的天之驕子,腦子相當夠用,還很珍惜工作機會,帶這種徒弟特彆好帶。不太難的活也都徒弟乾了,他這當師父的當然就輕鬆,總廠那邊兒都不咋過去了。

這不是就有空收拾勝利路的房子了嘛。房子太舊了,除了大框架,差不多都得修整一遍,之前都給改成辦公室了,還都得改回來。家具差不多都得現做,自家買的那些老家具,還有楚然空間裡存的,都是中式的,可那房子本來就是倭式加歐式的中和的,再弄上中式的家具?那不成了大雜燴了。順便的,因著楚然惦記那小區的房子,他還得打聽著哪一棟有可能買賣的,要怎麼操作能成。到是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那邊。

楚然挺著大肚子,能乾的活兒不多,在家裡待的時間長了。就想著家裡老人年紀漸大了,特彆是楚家奶奶,八十多了,再是她之前在家那兩年給偷著用靈雨水改善身體,也是慢慢變老的。就買了一堆蘿卜白菜黃瓜啥的,在家裡做泡菜,放上靈雨水。自家日常吃著,對身體好,用壇子裝上,給老家送回去,讓老太太和楚爸楚媽常吃著,也好。

現在從三盛裕往來龍城方便多了。下半年,有專門跑線兒的客車了,三天一趟。兩塊錢一張車票,不便宜,但是確實方便很多。

楚大哥大嫂現在隔上兩周就能來一趟,楚然這邊兒又是搬家又是大肚子的,不放心來看看是一方麵,還有就是大嫂不是張羅著買房子嘛,也是來看房子。每個月都有新開的小區,不到臘月土凍實了,都有開工的,有的選呢。

在聽說鋪子的租金之後,嫂子也惦記著買鋪子,讓楚然幫著問。楚然就知道,盧家這是也沒少補貼她,楚家可沒錢讓她買鋪子的。

如今這改革的春風吹遍全國,政策越來越好,廣播上隔三差五的就播南邊兒那小漁村的事兒,不是港商就是外商的。資本家都招進來了,做小買賣的做沒人管了。龍城大街上的人越來越多,隨處都能見到趕著馬車進城賣瓜果蔬菜的農民。快秋收了,園子裡的菜也都快罷園,收上來自家吃不完的,都能換錢了。再過上一個月,收秋菜的時候,來賣菜的肯定更多。

行勢這麼好,有多大的能耐都給你施展空間,城郊眼頭兒活的農民,現在日子可不比上班的掙得少。漸漸就有了貧富差距了。

前麵那些年藏著掖著不敢露富的人家,也都慢慢的顯出來了。那些年家家都差不多,這兩年再看看,最先富起來的,還是以前就有底的人家多。盧家年前修院子,蓋了五間大瓦房,連三間倉房都是磚的,大家都覺得很正常。好些老人兒都說呢,那酒廠要不捐出去,整個三盛裕都是人家的。

也不隻是被拱上公社首富的盧家改善大,那麼大的公社呢,又是經濟活躍的古鎮了,藏著富的人家多著呢。要不,才分地兩年,全公社蓋了磚房的就好幾十戶,錢哪來的?

所以,大嫂這樣兒,彆人也是酸一句盧家人心眼兒多,藏住錢了,再說不出彆的。都沒有肖家人背後多的多呢。肖家老太太分家產,哥五哥兒得了好些金銀的事兒,傳得滿公社都知道,這不是黃金公司報警了嘛,就給傳開了。好些人在背後罵地主老財呢。但是罵也沒啥用,還是酸的。

楚然在家裡不忙的時候,就陪著嫂子逛街看看房子看看行情啥的,走著當鍛煉了。常出去走,對街麵上一天一個樣兒的變化,感受特彆的清晰。

到了秋收的時個,街上的人明顯少了,都回家收糧去了。

三哥家的攤子也暫時的收了,老家今年的地得回去收呢。兩口子回去的,把孩子扔家給倆老人看著,老太太看不了,主要是吳老爹看著。二嫂都不去豆腐房了,在家裡照看爹媽和幾個孩子。肖家老兩口也幫著照看。

秋收一完,直接把打的玉米都磨成玉米和大碴子小碴子,帶回來的成品。拉了一拖拉機,回來挨家的送。一家分上兩袋子,主要是沒地方放。還剩下的,三嫂出攤的時候放在邊兒上順手就賣完了。新玉米貼出來的餅子好吃,且好賣著呢。

緊接著就是收秋菜,大蔥白菜蘿卜土豆就這幾樣,家家都是不少存。以前拿本兒買的時候,跟打仗似的得搶。現在好了,農村趕車上來賣得很多,想買多少買多少。好家夥,一家一家的,真是整車的菜往家裡搬的。

楚大哥今年也是早看好了行市,收秋菜的時候,組織了馬車隊,隊裡誰家要賣菜的,統一收上來再組織人一起進城來賣,一天幾十車,進城就被搶了。來來回回的折騰了十來天,才賣完。實在是沒有菜可賣的了。這不是各家還得留夠了自家吃的嘛。賣完錢,當天回去就能分錢,十天,少的一家能分上幾十塊,多的人家都有賣了五六百的。那錢掙的,一個個眼珠子都發紅,都跟楚大哥說,讓來年想法子多給買菜籽,地裡糧食隻要留夠了交公糧和做口糧的,全種上菜,真掙錢呀。到後麵一個屯子也湊不出整車的,就不組織車隊了,各家有還要賣的糧食菜啥的,自己想法子折騰去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