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楚然直接把那個一樓當結婚禮物送給大哥大嫂了。他們四個孩子呢,住得開。老兩口在婚禮之前就搬過來勝利路這邊住了,那邊三室,兩個男孩一室,兩個女孩,再加個老太太,打了個上下鋪,老太太和那個叫王靜的小姑娘住,肖敏自己住單人床,也能住得下。
這個大嫂一嫁過來,誰都能感受到不一樣。
兩口子辦完婚禮,又接著去市場扛大包了。孩子們都放寒假著,王嬸子學會開煤氣了,能在家裡給做飯,不用他們兩口子操心。
但這不是快要過年了,得備年貨嘛。
以前老大那人吧,從小沒見過錢,婚後讓媳婦管得落了威,就沒有管錢的意識。媳婦兒死後,大錢給了肖璵了,小錢都讓肖老娘給管著。進城以後,每天乾活兒掙了錢,除了偶爾給孩子們買個小零嘴兒啥的,一分不留的都交給老娘管著,鋪子的租金也一樣。
扯了證當天,肖老娘就把放在她那兒的幾千塊錢都交給兒媳婦了。這位大嫂也沒矯情的就收下了。那些傳說中的大錢,沒人提,她也當不知道,問都沒問一句。
倆人在市場裡乾活兒,對市場再了解沒有的。哪天哪個鋪子來了新貨,哪批貨又好又便宜,都在何花眼裡呢。然後,見到好的,就買下,分五份。下工回家就挨家的送。給楚然這邊兒的,量比彆外三家明顯的多兩倍,老人在這兒呢嘛!還有楚家老太太,楚爸楚媽都在呢。
那真是今兒個來送帶魚,明兒來送木耳,後天又送來大棚的青菜,大後個兒再搬來兩箱子江魚。山貨乾果啥的都是挑了好的買。算下來,這一冬天,倆人找大包掙的錢,都買這些東西了,可能還得搭上點兒。
但是呢,家裡確實啥都不缺了。肖老爹也不用大冬天的天天出門買菜去。臨時想吃啥了,補個零兒就行。再一個,他去買都是臨時的,哪有老大兩口子從貨車上直接卸下來的了解得清楚。
那你說幾個兄弟,能讓他們吃虧不?
誰家差錢嗎?
老二在漁場的老同事老朋友啥的,年前不少給送魚送吃的,都不少給他們分。三嫂的豆腐坊,天天給家裡拿菜,門對門的住著,他們家都不用買菜了。四哥年前弄了幾台電視台回來,一家分了一台。師父忙著顧不上,那楚然能虧了他們?先不送了一套房子。老大存折上那些錢,當初師父說給買了一個鋪子,是真的。跟楚大嫂買的是一個地方的,大學城邊兒上新建的一個住宅樓的底商,一家買了兩間聯著的超過二百平的二層門市。花了不到十萬塊錢。剩下的,都投到第二棟商場裡了。所在,除了那個租金,之後的商場租金,都是分成五份,有他們一份的。年前第二個商場開業,就有收入了。上萬塊呢。
真算下來,誰多誰少?
算不清楚的。
但有這個新大嫂這麼張羅著,幾個弟弟怎麼想先不說,幾個弟媳婦兒,都覺得分給他們錢,心裡至少不憋屈啊。老兩口更是整天樂嗬嗬的,才算是覺得日子真正舒心了。
在楚然這邊兒,另外一件大事,跟林大哥有關。
之前楚媽不是一直不肯進城照顧楚爸,要在家看著養的三頭豬嘛。但是心裡肯定還是惦記的。所以,進了臘月,外地凍實了,就把三頭豬都殺了。給盧家送了一頭,給楚然這邊兒留一頭。另外一頭豬,收拾乾淨了,去了頭和肉臟,分成兩半,都給楚爸的老連長送過去了。一扇是給他的,彆一扇加半袋子苞米麵兒是給老首長的。彆看老連長都是省裡的大領導了,老首長的門也不是說進就能進的,有了這個不理由,這不是好上門了嘛。人家多會說話的呀。去了就說了,這兩年分地以後,小楚家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這是小楚自己在家養的豬,半糠半糧喂大的,送來給老首長嘗嘗。
老首長本來也不是差那點兒苞米麵和豬肉的,吃的是一個情份,這豬肉,是小楚告訴老首長,他日子過好了呢。老首長不管經濟,他是部隊上的老首長,但他還有他的老領導呢。那才是真正的大領導呢,還是管經濟的。老首長就把那豬肉又分了一半,給他的老領導拜年的時候帶了那半片子豬肉去。再把這豬肉的來處一說。這可算是撓到癢癢處了。老領導殫精竭慮的,不就是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嘛。那啥是好日子?百姓家養豬都能喂上糧食了,是不是好日子?
那是不是得問問這個小楚的情況?身邊兒人,隨便打打電話,就能問得清清楚楚。回來一說,老領導更高興了。楚大哥這幾年乾的事兒,那一步一步的,可以說步步都卡到點上了。當生產隊長想法子弄良種,在田間地頭瓜果蔬菜。當大隊長了,又試探著分地,種經濟作物,如今當鄉長了,帶著全鄉因地製宜搞經濟作物,改良土地,想法子讓糧食增產增收,開荒,甚至都已經在搞鄉鎮企業了。
這樣兒的人,老領導能不欣賞嗎?心裡對這麼個人就有印象了。
楚大哥是自打糧食入庫就沒停了開會,到處開會做報告,還成了代表,年後到京城開大會。被老領導的大秘親自打電話請過去,跟老領導彙報工作。
誰也不知道,楚大哥是怎麼入了老領導的眼的。但那工作一彙報完,開完大會回到家裡,不到半個月,調令就下來了。成了安遠縣主管經濟的副縣了。
才剛剛二十六歲呢!年少有為都說輕了。
楚媽殺完豬就進城照看楚爸了。楚大哥整天的不著家,大嫂就帶著倆孩子回盧家住了,那邊兒上班也方便,家裡讓鄰居幫著照看著,每天給爐子裡架上煤,彆讓火滅了把暖氣片凍了就成。
過年的時候,楚大嫂帶著孩子也進城一起過年。楚然在龍城也有房子的,很方便。
肖家這邊兒,是頭一年哥五個一起過的團圓年。住得都不完,白天都在勝利路這邊待著,晚上回自家住就成。本來王嬸子還不樂意過來,覺得身份尷尬,楚然和師父一商量,乾脆吧,把楚家也叫上,人多還熱鬨一起過吧。楚家老太太是個啥情況,都知道。有這老太太在,勸上王嬸子一回,王嬸子也就過來了。
何花一點兒也不像新媳婦兒,說話辦事兒嘎嘣脆的。跟幾個妯娌處得都不錯,一起做飯包餃子啥的,很和群。把老大支使得提溜兒轉,一會兒讓扒個蒜,一會讓買個醋的,老大是指哪打哪,就會聽指揮。他也不是那麼死性的,有媳婦提點著,出門買東西,總會順手買個糖塊點心啥的回來給孩子們分,幾個兄弟都忙的時候,也是他最常帶著孩子們去湖裡滑冰啥的玩兒。給孩子們做個冰車,陀螺什麼的,也有耐心。孩子們都可喜歡他這個大伯了。
小晗希才兩歲,跟他大伯親的不行。這麼大點兒的孩子,最知道誰對她真好假好了。她能跟她大伯大伯娘親近,那就說明這兩口子是真的對孩子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