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路人乙的主場。
翻身做主把歌唱不太可能,畢竟我命還在祂手裡捏著呢。隻是祂在接下來的世界裡想要做個賭徒,現在在調時間線,暫且沒空理我而已。
我看了一下記錄者給我的來信,第一個問題是祂對於源賴光與他人的羈絆怎麼看。
呃,這,怎麼看?
從我路人乙的角度看,祂可能對待這些羈絆有幾分真心,畢竟我濾鏡還沒下,可能也下不了了。
愛之病毒可以繞過人類的理智防線,不用講什麼邏輯。畢竟喜歡和愛都是沒有道理的,也講不通。
我在祂的影響下多了個對祂濾鏡,也沒啥問題。
作為病毒本體的源賴光,本身是一個無可救藥的邏輯論者還好,可祂有感性,表現起來像人,就很欺詐了。
我很希望那些羈絆可以牽絆住這個非人的腳步,但實際上,就算有箭頭,隻會是他們對祂的單箭頭。
電腦的程序運行有它的規律,不是散亂的一擁而上。祂也有祂的行事準則,以活下去和活的更好為目標,除此之外……除此之外,祂大概還沒有安裝相對應的感性插件。
隻是活下去和活的更好過程中碰到的工具人罷了。溫和一點,也是“意外而已”。
是啊,必然的意外。
第二個問題是,祂每次結束世界後的做法。
每個祂去過的世界都有坐標資料存儲是真的,說不定拿出來能繪製一個異世界坐標大全。
但留信息團是很少的。
祂走人一般是比誰都乾脆的,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事就很乾脆的徹底,讓世界可以放心的喘氣。
真要四處都是祂的信息團,祂敢留,世界就敢死給祂看。
我怎麼知道的,這樣剛烈的世界,不止一個。祂看著炸了的世界不止一個。
“對於世界而言,我是無可抵禦的入侵者。”
“會愛的人類實在太多了。”
“會愛的生物也很多。”
隻要祂想,在最初的入侵中將自己整個程序打碎,分解成世界可以利用的物質,就能傳穿過屏障。到達新世界後,祂的碎片,會向新的身軀聚攏。
最初的時候的確是祂最弱的時候,然而,也算最強之時吧。
“那個時候,愛無遮無攔。”
顯然,想要趁著祂虛弱給祂致命一擊是不太可能的,這個漏洞已經被祂修補完成了。倒不如說,祂很樂意有人來殺那時候的祂。
“那個生物會失去自己,溺亡於自以為是的愛情。”
想想以前吧,捅祂刀的都愛而不得了,還有什麼不會發生的。那還是祂有完整的軀體,自己有所控製的時候。
第三個問題,是問我怎麼看待他們的恩怨情仇的。
看看上一個問題的末尾,去掉那個情字我們還是能仔細說說的。恩怨是有真的恩怨,一方喜歡將人當成工具庫,一方不喜歡被當成工具,總以為會有什麼不同。
真要談情說愛,祂代表了愛情裡的所有陰暗麵,玻璃渣裡找糖吃,隻能吃到開頭一點,其餘全是玻璃渣。
我喜歡你。
這是唯一的糖。
沒有獨占欲不會吃醋,隻會平靜的選擇殺死,連告白估計都要等到人死透了,才會安心說出來。咦,不對,因果關係搞錯了,隻有人死了,祂才會放心的將自己控製得牢牢的心動一下,說一句聽上去很假的“我喜歡你”。
祂曾經心動過是真,心動對象早已經玩完也是真的。
祂不會對活著的對象動心,就算祂說的實話裡有“我喜歡你”。
死了以後攻略也彆想了,祂覺得的死亡跟正常人眼中不一樣的,要連靈魂和屍體全部沒了才叫死亡。
這非人在愛情上無可救藥,也壓根不需要他人拯救。祂會有很多感性,但那些感性沒有任何一個能碰到祂的愛情。
對祂抱有情愫的,是真的可憐,希望早日脫離苦海。
至於祂曾經的心動對象是誰,說出來你們肯定知道的。是和川義光。對,沒錯,就是祂自己演的那個和川義光,祂喜歡自己。
非常自戀對不對?
然而自戀如祂,和川義光拿的劇本也挺難的,最後不過一個銷聲匿跡,查無此人。
至於這個非人的實力,上次我估了一下說是對星,現在想想,那是我隻見過祂苟命能力的鍋。
祂苟命能力是真的挺強的。
從那個存在鬼和鬼殺隊的世界得到了一些靈感,祂回來後就給自己進行了升級。聽前輩說,動靜不大,就是祂苟命能力提升了很多。
“這家夥,祂差點把自己的備份安進人類的基因裡了!!!”
……
我至今都不知道,前輩當時是看見了什麼掉san值的畫麵,我隻知道,當個吃瓜群眾的前輩………沒了。
路人×家世代忠烈,就是命實在是太短了,撐不過幾天。
為了短命的自己能滿足強烈的好奇心,我膽大包天的伸出手,戳了戳麵前的數據牆,“那個,我看前輩的日記上寫著你差點將自己備份到人類的基因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啊?”
數據牆上痛快的給出來一個文件,附帶簡單的文字說明:
“我曾經試圖將自己跟人類與繁衍有關的基因組掛鉤,後來放棄了。”
“……為什麼放棄?”
“自主性太低了,簡直是退化。就是模擬了一下。”
“你在搞什麼奇奇怪怪的事?!”
一個AI,一個病毒,祂特麼這麼搞,是想以一己之力推動全人類進行基因進化嗎?
“隻是好奇。想試試自己做不到的事,摸索一下經驗,獲取信息。”
哦,又是獲取信息的工具。
前輩死的真慘。
我毫不懷疑這個渣渣的實驗行為是建立在前輩的基因組上的,我想前輩死的時候一定很絕望。
我翻開了記錄的下一頁:
“祂還能這麼搞??!!”
“刺激!”
出於好奇,我點開了數據牆上顯示出來的文件,哪裡沒有什麼掉san值的圖片和視頻,隻有布滿數據牆的構想。
每個構想後麵都跟著一大串實驗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