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宣傳(1 / 2)

不管怎麼說,經過這件事情之後,李勇現在真正做到了全校聞名,本來之前多少還有些對他不太感冒的,現在都喜歡跟風說一句“勇哥牛逼”。

牛逼這個詞本來是地方性語言,但隨著網上的傳播,已經漸漸發散開了,所以現在全國各地都在用,隻不過之前很少直接這麼說,畢竟聽起來總覺得有點兒澀。

關於這一點,李勇有時候其實也覺得很奇怪,也不知道算不算是網絡帶來的一個不利影響。

在網絡還沒有那麼發達的年代,大家還是崇尚“講文明懂禮貌”,粗口是輕易不要說不能說的,被老師聽到還會被訓斥。

但是隨著網絡的發展,“國罵”、“口吐芬芳”之類的傳播,讓大家對待臟話從原本的負能量慢慢變成中性詞,甚至某些時候還能算是褒義。

李勇自己的感受其實就最深刻了,他本人是在高中以後才開始大量接觸網絡,然後直到大學的時候跟著彆人一起罵臟話,覺得這樣很痛快,漸漸就成了習慣。

說他是“被帶壞”的也毫不誇張,不過既然這個世界都這樣了,那他覺得自己也沒有必要做什麼人間清醒,隨波逐流不快樂麼?

快樂的一筆好吧!

話歸正題,以前雖說在學校裡頭李勇的名聲已經很響亮了,但是通過這一次互聯網的傳播,才讓他的形象開始深入人心了。

而在外界,同樣對李勇這個人感到好奇。

打架那事兒模棱兩可,處罰說明是有這事情存在的,但過程不清楚,李勇是不是“高手”還說不好,就先放一邊。

但無疑,李勇的這次在報社官網的亮相,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以前大家基本上都默認了,國人在身體素質上比之黑人似乎要遜色那麼一些。

這其實也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吧,至少在今年的奧運之前,哪怕在04年雅典奧運會的時候,國內代表團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卻還是沒能夠改變這種固有刻板的印象。

一提就說我們隻能苦練那些競技性不強的,人家歐美不玩的項目,拚天賦不行。

直到今年咱們在家門口舉辦了一次成功的奧運會,才算是真正將國人的信心提振起來了。

當然在這之前也是經曆了各種磨難,一次次的在挫折中反複凝聚人心,才讓大家眾誌成城,直到那一刻達到最高,在此後十多年裡一直影響著。

不過在籃球場上,不說現在,未來也隻有大姚一個人能夠稍微給國人長點麵子,不管是白人球員,還是亞洲人都是被壓著的。

其實本身人種都是各有長短優劣,亞洲人的爆發力沒那麼強,但是在力量、耐力上相對來說更強,隻是顯然這不適合在籃球比賽中。

畢竟球賽一則是身高,二來就是速度、彈跳,力量方麵來說,夠用就行。

至於技術方麵,一定要說天賦不夠,倒不如說跟人家的訓練也有差距,米國有著從小到大的成套體係,有著成熟的養成環境,還有體育氛圍的刺激,這是國內肯定沒法比的。

當然說白了,身體素質才是運動項目的基礎,不然那麼多有技術力的還不是隻能跑去打街球?

看著花裡胡哨,人家一撞你就倒,那能有啥意思。

也是因為這種種原因,所以國內的職業聯賽也顯得觀賞性不夠,尤其是在扣籃方麵,既沒有創造力,也沒有視覺衝擊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