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之後麵對鄰座有年輕人好奇過來也想要跟他們“學功夫”,李勇隨意忽悠了一番,反正他看的功夫電影那麼多,隨便找些截拳道、詠春的說法都足夠湖弄了。
萍水相逢,下次見麵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呢,隨便說些也不怕被追究。
接下來的路途就比較平靜了,雖然乘客換了一茬又一茬,後麵也不是沒有想要找麻煩的人,不過李勇他們這裡成了列車長的重點關注地方,時不時就要派個列車員過來巡查一番,反倒讓其他人不敢輕舉妄動。
直到終於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也就是京城。
這是這個世界李勇第一次來京,也是第一次親眼見證八十年代的四九城。
雖然名字裡都有一個京字,建築風格上也有不少相似之處,不過作為首都,也是如今國內的政治文化中心,京城的繁華自然不是南京能比的。
尤其是在改開後,除了沿海那些區域,內陸中京城的對外開放交流也是最頻繁的。
所謂的外賓也是越來越多,李勇他們在車站甚至都看到一些高鼻深目的歐美人,喬二強他們都覺得很是稀奇。
雖然南京肯定也有外國人,像是喬一成所在的南師大就有過來交流的外教,但其他孩子平常都沒什麼能夠碰到外國人的機會。
尤其是看著對方和他們一樣,彙入大人流中,自然又彆扭。
“彆看了,有人來接我們的,先找人。”
雖然還沒有打算將公司的業務發展到這邊來,李勇還是在先前就先委派了兩個人過來這邊做調研,同樣地,也讓他們在這裡租下了一塊地方,作為“駐京辦”,往後來這裡辦事也方便。
之前電話聯係過,火車的行程時間也是固定的,稍微算一下就能推斷出大概到達的時間。
很快就看到了在外麵舉著牌子等著的兩人,聽他們直接喊李勇“李總”,喬一成他們也見怪不怪。
“看來你們這兩個月在這兒過得挺滋潤啊?”
聽到李勇的話,雖然知道是調笑,兩人也有些訕訕。
說是調研,實際上是走到哪兒吃到哪兒,可不長胖麼?
當然,工作還是沒什麼耽誤的,而且在這種環境中,很多的訊息就是要在飯桌上才好打聽出來。
所以接下來兩人在路上一邊給李勇介紹了一下他們這裡的情況,也算是證明自己不是白吃白喝,一邊領著他們上了借來的麵包車。
等到了地方,卻是一個偏僻地段的筒子樓,兩人在三樓租了一間屋子做辦公和休息的地方,但是知道他們要過來,自然又在樓下臨時租了兩間屋子,讓他們晚上好休息。
好在他們這趟是出來遊玩的,大部分時間都會跑到外麵去,這兒也就晚上回來睡一覺,不需要多精致,能應付一下就可以了,他們也都不是吃不得苦的人。
李勇讓老沉帶著喬一成他們先去休息一下,自己繼續跟兩人商量著事情。
等他回來的時候,喬一成他們卻已經重新抖擻了精神,興致勃勃地想要先到外麵去看看。
這時候天色還有些早,李勇尋思著留在這裡也沒什麼事情,就同意了。
正好,之前讓那兩人走街串巷的作用體現出來了,這時候直接就客串起了導遊,給他們前邊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