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得寸進尺,取死之道(2 / 2)

所以隻能是讓傅新貴這邊自己先出問題,讓她及時看清楚他的真麵目,對他失望之後,才好轉投自己的懷抱。

現在傅新貴那邊讓她求自己越多,欠自己的人情越多,同時她對傅新貴的不滿也會一層一層積累下來。

從劇中孫三娘的性情來看,她雖然有時候會死腦筋,不然也不會一度被傅新貴拿捏得死死的,但她該放棄的時候也能放棄,隻要沒有孩子,單單是一個男人沒那麼容易牽絆住她。

……

安排好傅新貴的事情,李勇回到家又被父親李源叫了過去。

他要問的自然還是他這邊打算什麼時候開始剿匪計劃,當然是希望李勇這邊儘快成功,畢竟鏢局這邊現在是純純的消耗,隻出不進,這樣錢一直燒下去,就算他能負擔得起——畢竟嚴格說起來,養這百十來人一個月,還不定有給知縣送一回禮花費得多。

但那邊知道結交有效果,這邊卻不好說能不能看見成效。

養一群人在這邊吃乾飯,心裡總歸也會有些不太爽利。

再想到過後有可能啥成果也沒有,那心裡就更不自在了。

這都是他的錢,他的錢啊。

李勇也不好跟他說一個準數,因為還得看吳縣尉那邊的準備。

要知道他這邊幾百衙役,雖然專門拉出來訓練,但武器裝備卻還是不足,甚至需要找節度府去租借。

大慫朝廷在自我閹割方麵是真的很有一套,眾所周知的重文抑武、調兵統兵相分離,形成了冗兵冗員,又造成了積貧積弱。

而對於軍械的管製也很嚴苛,就算是錢塘這樣的大縣,也沒有足夠的武器配置,尤其是在甲胃方麵,而這是會直接影響到作戰效果的。

李勇先前想要自己上的時候,就要自己想辦法,但現在把吳縣尉拖進來,那這事情自然就交給他來解決了。

相比於自身,吳縣尉在節度府原本就有熟人,而且打過不少交道,幫他訓練衙役的還正是節度府的教頭呢。

對比於鎮南鏢局這邊已經退休的教頭,這些在役的好歹還是有幾分麵子的。

“這……我兒不如在出征前,先納了那宋氏如何?”

李勇一聽就明白了李源話裡隱含的意思,這是擔心他這次去剿匪,一個不好發生意外,如果先納了妾,然後留下子嗣,那起碼家裡香火還有個傳承。

畢竟他們家是三代單傳到這裡,若是李勇出了什麼岔子,那他寧願不去剿什麼匪。

不過不說李勇現在還沒想好碰宋琦君,就算碰了她,也沒打算這麼快就讓她懷孩子。

真要說,現在最適合的反倒是那孫三娘……

“父親這話說得,怎麼聽著倒像是在咒我?”

“這哪是在咒你,那是有備無患、未雨綢繆、以防萬一……”

“行了行了!爹,你便相信孩兒的本事吧,等著好消息就是了。往後孩兒定會讓您頤養天年,再生十七八個孩子給您養老送終的。”

“呸,老子還沒要死呢。”

“……”

果然,人特麼都是雙標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