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後向來尊重陳太後,聞言便放緩了臉色,歎氣道:“這孩子性格純正,不曉得人心險惡,我這不是擔心她年紀小,被人騙了去嘛!”
陳太後笑道:“正是因為怕她被人欺騙,你也才要好生教導,讓她學會分辨人心善惡。”
李太後聞言,便將祁鈺出宮回來了,帶了鄭玉煙畫像一事告知壽陽公主。
“你皇兄出宮不過三次,便帶了她的畫像回來,可見她的心機手段。”李太後歎息道,“這樣的人,彆說是為後了,即便是隻入宮做個宮女,隻怕也是個不安生的。”
她都沒好意思說畫像上的鄭玉煙人物妖嬈、眉目含情、楚楚可憐,一看就是魅惑君上的狐媚子!真要是讓鄭玉煙進了宮,隻怕皇帝就得成為大齊的桀紂了。
壽陽公主聞言大吃一驚,脫口道:“竟有此事?!”
那麼溫馴和婉、才情出眾的小姑娘,竟然會有這樣的心機和本事?
陳太後和李太後俱都一臉嚴肅地點點頭。
慶嬤嬤從旁勸解道:“公主且想一想,您昨日是第一次見那鄭玉煙,可回來卻對她讚不絕口,可見此人心機手段。”
壽陽公主一想還真是這麼回事,連連點頭。
頓了頓,突然想起她第一次見黃宜安時也很喜歡對方,不由地一愣。
旋即又搖搖頭,心中暗想道:黃宜安和鄭玉煙可不一樣!她能感受得出來,黃宜安是真心喜歡她、寵著她,而鄭玉煙卻刻意巴結奉承她。
就譬如吧,長廊風大,黃宜安怕她凍到了,會默默無聲在站在風口遮擋著,而鄭玉煙則會言辭懇切地關心一句“公主小心風大著涼”,然後再刻意站到一旁幫她擋風……
李太後見壽陽公主認真受教,便細細教導她道:“除了這位鄭小姐,一等名冊裡還有不少人不是身份不合適,就品貌有瑕疵。可見禮部主管此事的官員借機收斂了多少人情銀子。
“尤其是禮部主事明達之女,在英國公府養了十餘年,突然在這時節被遣送回家,還參與立後選妃,讓人不得不多想。況且其父正是經辦此事的主事之一,她能名列前茅是因為什麼,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壽陽公主恍然大悟,問道:“所以母後才直接舍了一等待選名冊,先從末等名冊裡選人,對嗎?”
李太後欣慰地點點頭,教導她道:“人有私心,此乃人之常情。所以在上位者要學會辨彆處置,免得被臣下糊弄。”
壽陽公主連連點頭,又迫不及待地問道:“那工部文思院副使黃偉家的小姐,兩位母後看定了嗎?”
陳太後和李太後聞言,驚訝地看向壽陽公主。
陳太後笑問道:“怎麼,壽陽覺得那位黃小姐人很好嗎?”
壽陽公主重重地點點頭,笑道:“黃小姐人很和善,又心靈手巧,孩兒很是喜歡。”
李太後聞言不置可否,轉頭看了慶嬤嬤一眼。
慶嬤嬤會意,立刻恭聲答道:“那位黃小姐看著倒是端莊本分,雖有才氣,卻不逞才;待公主雖恭謹有加,卻不諂媚阿諛;雖其父身份不高,然她卻同英國公府的張小姐與吏部右侍郎家的申小姐關係都很不錯。”
李太後驚訝地揚了揚眉。
慶嬤嬤忠心能乾,在宮中生活幾十年,一雙眼睛極為毒辣,看人十分之準。能得慶嬤嬤這樣的誇讚,可見這孩子人真的很不錯。
壽陽公主見狀,連忙湊上前去,神神秘秘地說道:“二位母後隻怕還不知道吧,這位黃小姐不但端莊機敏、心地純正,而且更難得的是她心懷大義!
“您二位還記得那組‘海晏河清’的紙鳶嗎?就是出自黃小姐之手!黃小姐說,大齊海晏河清、國泰民安,是每一個大齊子民的祈願!”
李太後和陳太後相視一眼,大為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