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顯叔,你不要以為把人小姑娘打扮成這副樣子,我就願意收下她了!”
裡麵傳出這怒氣衝衝一句話。
穆顯叔:“……”
穆建寧:“……”
父女倆大眼瞪小眼。
穆顯叔尷尬地衝閨女笑了笑,然後上前繼續敲門,喊道:
“李老師,您誤會了!”
“您開開門,聽我解釋啊!”
“……”
最後門還是開了,也許是李老師看在外邊跟著站了一個小孩的份上。
李老師和穆顯叔的淵源要歸結到十多年前。
李老師看著五十多歲,實則才四十歲出頭,十多年前他還三十歲不到,還是個文質彬彬又帥氣青年。
不過這個令村裡不少姑娘著迷的帥氣青年卻不是普通人,而是被下放到豐田村的,一起的還有他的爺爺奶奶。
李家是傳承了幾百年的底蘊深厚的書香世家,家風極為嚴格,李家人謹遵老祖宗傳下來的家訓家規,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刻苦鑽研學識的同時,一家三代都有人在各個學校裡任教,向來言傳身教、誨人不倦,可以算是桃李滿天下。
但這一切都得截斷在二十二年前那一年。
值得說的是,李家人一向崇尚老祖宗的東西,或者說是崇尚舊式的東西,摒棄新式的洋玩意兒。
他們喜歡穿中山裝穿旗袍穿褂子,不喜歡洋裝。
他們喜好用傳統的紙墨筆硯,而不是用鋼筆吸墨水寫字。
他們喜好中式,排斥西式。
儘管他們和其他人的喜好,但他們牢記了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八字。
不會多嘴讓學生學著他們的思想行事,也不會對崇尚西方文化的學生有偏見。
可即便是如此待人和善的李家,也終是沒逃得過那場時間持久的運動。
為人再和善又如何,總會有人看不慣你。
悉心教導過的學生,笑臉相迎的同事,熱情以待的鄰居……
仿佛一夕之間都變成了惡人。
李家就像那被燒毀的無數藏書一樣,不管燃燒時有多炙熱,最終燃燼後的灰都會隨著刮過來的風,一吹就散了,無聲無息。
分的分,散的散。
李老師當時有妻子,結婚多年並沒有孩子,在事發後他就跟妻子火速離了婚,撇清了關係,讓妻子回到了娘家。
他的父母和伯伯叔叔們也都被分派到了各地農場,連七十多歲的爺爺奶奶也沒逃得掉,不過來的是豐田村,李老師也用了最後能使用的人情,把自己和爺爺奶奶下放到了一起。
可重悲之下,加上年紀大了,到豐田村沒兩年,李老師的爺爺奶奶並沒有撐住,就去了。
人死在異鄉,是件特彆可悲的事,尤其是那段時間破·四·舊運動正進行得熱火朝天,一個不注意就容易犯了某些人的忌諱。
再怎麼樣悲傷,人沒了都要講究儘快入土為安。
可豐田村的地沒有一塊是屬於李家的,村裡也沒人願意讓這些城裡來的壞·分·子進自家祖墳。
最後李老師的爺爺奶奶都是在山上某個視野特彆不錯的地兒安心長眠,兩人挨得很近。
穆顯叔和李老師正式認識是幾年後,那時候他還是十多歲的毛頭少年。
是在偷偷祭祖掃墓時遇見的,為什麼要偷偷,因為那時不能光明正大乾這些封建迷信的事。
雖然村裡各家各戶都乾,但不約而同地保持緘默,晚上就是碰見人了也當沒看見。
十多歲的少年耐不住一步一步跟著穆老太太慢慢走,提著籃子,膽大的少年順著月光率先跑了出去,巧合的是,就碰上了要上山的李老師。
和穆顯叔裝得滿滿當當的籃子不一樣,李老師的就屬實有點“寒酸”了。
沒辦法,和村裡有門道的村民不一樣,李老師孤身寡人一個,和村民們都走得都不近,隻能偷偷用高價買,就算用高價買村民也有點不情願,不是不愛錢,是怕和這些在村子裡改造的人扯上關係被人發現的話會出事。
所以偷偷交易的時候也顯得有點扣扣搜搜的。
奈何李老師他們不能隨便出村,隻能仍由村民挑挑剔剔一番然後捏著錢走了。
也許是半大少年容易動惻隱之心,穆顯叔當時直接把籃子的東西分出去了一半,為此差點落了穆老太太一頓打。
可就在這以後,可能見識到了穆家的“豪邁”,穆家真正被李老師注意到了,每年定時定點的買賣也落到了穆家上,接頭人就是穆顯叔。
一來二去,就漸漸熟悉了。
十年前李家平反,可李老師從沒升起要繼續回去的念頭,儘管父母伯伯叔叔都在家中等他,原來的學校也大力邀請他去繼續任教。
好似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但實際上已經不一樣了。
家裡來信,他的前任妻子早已經重新和人組建了家庭並生了孩子。
李老師心中毫無波瀾,從離婚那一刻起兩人已經沒關係了。
他不回去是因為要在這裡陪著爺爺奶奶,還要時常去和他們說說話,在這裡他們沒有熟悉的人,好的是彼此都在一起。
李老師聽了穆顯叔的解釋後,嘴上敷衍地說著相信,但他臉上的表情卻不是這樣子。
穆顯叔也沒有非要勉強,隻要相處的時間長了,是真是假自會有分辨。
李老師知道這小子是來乾什麼的,前兩天他突然上門,讓他幫忙教個小孩,小孩機靈古怪聰明絕頂……等等說了一連串誇獎的話。
李老師的第一反應穆顯叔口中那個“小孩”應該是個高中生,再不濟也是個初中生,算了算,穆家穆老大的大兒子好像就是這個年齡。
可惜地是,他沒有最初教導學生的那顆心了,還是不要誤人子弟的好。
他也是這麼拒絕穆顯叔的。
穆顯叔了解李老師的經曆,知道讓他答應教導他閨女有些困難。
不過他還是試著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