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妹聽平三順的話,立時笑著說:“她是這樣對我們說的,我們老人家勸她要悠著生,日子還長,而且她就是不生了,我們對她也是非常的滿意。”
平三順慶幸不已,她剛剛沒有隨意評價侄媳婦,當下笑著誇讚道:“嫂嫂有六娘這樣的好兒媳婦,日子過得順心。”
吉大妹笑著點了點頭:“當日瑤兒出生的時候,許多人都在看我們這一房的笑話。爹和娘當時對我們說,溫家女子曆來能生,我們有孫女了,也不用太著急孫子的事。
三年後,她給我們添了琛兒這個孫子,然後接連又給我們生了四個孫子。我們當年重金禮聘六娘進家門,可是聽了不少的閒話,現在沒有人在我們麵前瞎說話了。”
吉大妹這種苦儘甘來的心境,大約隻有跟她有相似經曆的人,才會懂得內裡的酸甜苦辣。
她瞧著平三順羨慕道:“我當年瞧著你接連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心裡麵羨慕不已,可是我們夫妻看了大夫,我喝了好幾年的苦藥,也隻有一兒一女的兒女緣份。”
吉大妹心裡麵有數,當年公公要是沒有攔下陶作染的讀書路,或許二房今天的日子比他們長房要好過太多了。
陶永成私下和她說過,陶作染聰慧有耐心,如果家裡麵能夠供他讀書,也許他能夠中一個秀才,家裡的門第跟著往上抬了抬。
但是公公執意不許陶作染繼續讀書,老人家擔心家裡麵供不起一個讀書人,而且到時候讓陶作染半途而廢,還不如早早斷了他的讀書前程和妄想。
陶永成的意思,他們當長輩的人,在這方麵終究是虧心了。哪怕此事是由公公做的決定,他也是全盤占在長房的利益做下的決定。
吉大妹不認同陶永成的話,她認為陶永能是次子,原本就應該長子為重,次子天生就要接受次一等的命運。
分家後,吉大妹有一種甩掉包袱的感覺,當著陶永成的麵,她還是會表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
前一兩年,吉大妹覺得事事皆好,近一年來,陶作全許多時候接了活,他會把事情分給溫家人做,然後陶永能父子比較少出現在他們家後,她慢慢感覺到家裡麵的變化。
她和陶永成提了提心裡麵的想法,他提醒道:“不癡不聾,不做家翁,我們以後隻要有吃有喝,就不用管太多的事。”
吉大妹一下子啞口無言了,她要是在家裡麵管不了事,兒媳婦對他們夫妻也不會像以前那般的敬重。
“弟妹,你現在還管著家裡麵的事情吧?”
平三順聽她的話,點頭說:“我是想把家事交給梁兒家的管,可是她不肯接手。我和她說好了,我再管幾年,過幾年,我年紀實在大了,她還是要把家裡麵的事擔起來。”
“你這麼相信她的品性?”吉大妹聲音很低,平三順一時之間也沒有聽清楚她的話,反問:“嫂嫂,你說什麼?”
吉大妹瞧著端著東西過來的季八姐,笑著說:“弟妹,孩子們可真乖啊。”
平三順知道吉大妹說的不是這句話,但是她也不想再問了,笑眯眯答:“是啊,我每天瞧著他們歡樂的樣子,就覺得這一天又沒有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