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惟昀聽她的話,笑著說:“我聽祖父的意思,我們家年頭或許是沒有這麼多的銀子,但是年尾大約是能存上一些銀子。”
“我沒有去過省城,但是我想省城的人,一定比汾州城的人多,而且來往的商人多,我們家的東西曆來用足了心思,一定會遇到不少識貨的人。”
他們兄妹在後院說話,紀氏端著茶水和糕點過來,陶青碧扯著她坐下來後,對陶惟昀笑著說:“二哥,二嫂來了,當妹妹的去陪可愛的小侄子們了。”
紀氏伸手拉住陶青碧:“妞妞,你和你二哥說一說話,我隻是給你們送茶水和糕點過來。”
陶青碧還是站起來了,笑著略帶有幾分嫌棄道:“二嫂,過幾日,我和二哥白天總會見麵的。這些日子,家裡麵忙活的事情多,你陪二哥賞一賞後院的風景吧。”
她起身走了後,紀氏有些坐立不安道:“我真的是給你們兄妹送茶水和糕點來的?”
“你安心坐下來歇一會吧。妞妞知道你的真心,我也知道你的真心。隻是她說得也對,過幾日,我陪她守店鋪,有什麼話,總能尋到機會說一說的。”
紀氏還是有些不太安心:“家裡的事情多,我還是去前院看一看吧。”
“妞妞去了前院,有她照看著孩子們,你不用擔心的。”
紀氏總算安穩坐下來了,好奇問:“你們兄妹剛剛在說什麼事情?”
陶惟昀看了四周後,和她說了一些話,她聽後驚訝道:“應家對應子芩這一次大考很有信心?”
“梓弟以前說過,應子芩的學問相當不錯,而且他是好學之人。”
“這樣也好。他這一次大考順利,妞妞嫁進去後,她的壓力跟著便會少了許多。”
“他這一次大考順利後,他以後一定會去都城趕考。妞妞嫁給他後,一樣擔負起許多的事情。
應家在省城買院子,他們小夫妻過日子,要算計的地方多,總不能事事伸手向家裡麵討要吧?
這兩年,我陪著妞妞守店鋪,我心裡麵其實也能想明白一些事情。
三家巷子裡三家人,應家人最為精明能乾,他們見多了生死,最懂得看人本性,也最明白人性。”
“但是應子芩要繼續讀書,他們家也不能什麼都不管吧?”
“應子芩的前程已經看得見了,他們不會在這個時候放手的,自然會管他們夫妻生活起居的。他們家的人,比我們家的人要想得長遠許多。”
“他們隻要管了他們小夫妻的生活,以妞妞的性子,在省城也一樣能生活得很好。”
紀氏舒了一口氣,陶惟昀看著她,感歎道:“讀書最花費銀子。二叔二嬸店鋪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但是你見二叔二嬸可曾添置過什麼值錢的東西?”
紀氏搖了搖頭:“弟弟們喜歡讀書,卻從不曾花用過公中銀子買過書。
嫂嫂曾與我說,彆人家一個讀書人,全家人跟著受苦。我們家這麼多的讀書人,除去學費外,各房都不曾往公中伸過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