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蘿的心裡麵,卻是有很大的區彆。但是她卻不能在夫婿和兒女麵前表露出來,她還要裝得大方得體。
寧雲多少明白周蘿的心思,隻是公中在省城買下的院子,也不是他們一房人能用,而是家中人人都有份的。
應蘇葉和她說過,應子芩真的有出息,他將來不會在省城定居的,這個兒子的誌向遠大,他要走的路也太長遠了,他們當爹娘的人,不會一直陪著他,隻能為他挑選一個合適的同路人。
應蘇葉是滿意陶青碧的為人行事,特彆是陶青碧冷靜的行事,讓他更加欣賞不已。
他認為陶青碧不是衝動無腦行事的人,她一般情況下,非常沉得住心氣。遇到難事,也不會是一下子折斷的性子,最適合當應子芩的同路人。
應紅花和應紅糖姐妹在定親後,對未來夫婿的癡迷樣子,應蘇葉瞧在眼裡,總是有些心氣不太平,認為彆人家的孩子,還不值得她們姐妹如此的用心。
他和寧雲說過類似的話,寧雲聽後好笑道:“你先前不是說過,陶家妞妞對子芩太淡了,你覺得陶家妞妞要向紅糖學習熱情對待未來夫婿。”
應蘇葉眉頭擰緊了一下:“她要是一直冷淡對待子芩,我自然是不高興的。他們成親後,她要是不懂得如何待子芩好,你要勸她,多向紅糖學習一下熱情對待夫婿。”
“噗。二爺,子芩如果樂意,我要多話,反而會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也影響我們婆媳感情。”
應蘇葉見到寧雲心情好了,笑著和她說:“家裡的孩子多了,許多的時候,也不能一個個都照顧得周全。
大嫂在有的事情上麵,自然要比大哥想得多一些。其實挺正常的,但是我們不用多想,隻要孩子們爭氣,我們日後會少許多憂心的事情。”
寧雲明白應蘇葉話裡的意思,自個有,比從彆人手裡接東西,要舒心太多了。
應家在省城買下一處院子的消息,很快在三家巷子裡傳開了,有人來陶家二房打聽消息。
平三順坐在屋簷下,笑著說:“下雨的天氣,我們家的人,都沒有出門做活,也不知道外麵有什麼消息。
應家在省城買下一處院子,我還是聽你說的。我覺得是好事,他們家的人,曆來也沒有太多彆的花費。”
陶永能去陶家長房的時候,陶永成直接問陶永能:“你們家是不是在過年的時候,就知道應家要在省城買院子的事情?”
陶永能衝著陶永成搖頭:“不知道。應二大夫又不是喜歡出門的人,我偶爾碰到他,他和我也說不到一處去。
大過年的日子,他不方便和我說病人好了的好事。我和他說雕刻的事,隻怕他也沒有什麼閒心聽的。”
“二弟,前兩年,你們家不是有意去省城發展,後來怎麼沒有消息了?”
“大哥,手裡麵沒有多少的銀子,說什麼都沒有用的。”
“二弟,我早和你說過,家裡麵是供不起這麼多的讀書人,你家偏偏要供這麼多的讀書人。”
陶永能看著陶永成笑了:“大哥,我們當年是供不起什麼讀書人。梁兒兄弟比我當年有能耐,他們供得起讀書人。”陶永成麵色不太好看了:“二弟,你們夫妻要重視長子長孫,而不是處處顧著次子家的孫子們。他們能讀書又怎麼樣?一個家裡隻有長子長孫才能傳承下去的。”
“大哥,你忘記了,我就是家中次子。我這一房也沒有什麼需要傳承的東西。”